-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621
- 條形碼:9787573214621 ; 978-7-5732-146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傳記因蘊藏豐富史料、偉大人格與民族精神,是賡續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作為古典文學、學術史視閾下的傳記研究,本書以“西學東漸前后”為切入點,并非將近三百年之大變局簡單分為“前”與“后”,而是以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為起點,呈現古今對“傳記”諸多維度的爭論,著力探尋西學東漸“前”,中國傳統傳記體用特征及文化內涵。
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 目錄
知言與知人——讀吳海《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代序) 徐興無
緒言: 中國早期傳記的誕生、流派及精神
**章 文史之爭: 文人傳統與史官家法
**節 “常事不書”: 從先秦辭令傳記到文人碑銘傳記
第二節 “據事直書”: 史家家法和清代傳記新風
第三節 章學誠傳記理論與方志編纂的關系
第四節 方苞“義法說”對“據事直書”的抗辯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駢散之爭: 繼軌唐宋與追宗六朝
**節 古文傳記與駢文傳記的對峙
第二節 揚州學派內部駢散觀的分歧
第三節 劉師培與文史、駢散之爭的調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角色之爭: 儒者、禮生抑或詩叟
**節 孫奇逢: 從氣節之士到隱士
第二節 江永與方苞:“禮學之士”的“南轅北轍”
第三節 賈田祖: 從博學詩人到經學老儒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統緒之爭: 儒林傳的編撰與漢學譜系的復蘇
**節 《史》《漢》儒林傳與漢代學官
第二節 從《明史》到《四庫》: 漢儒學術譜系的恢復
第三節 清代儒者傳記編撰視野下的漢宋之爭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古今之爭: 學案體的鏈式反應與清學的分合
**節 學案體與宋明理學
第二節 學案與清代程朱、陸王統緒的重整
第三節 道咸原儒運動與學案體的新變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傳記文學”與“傳記史學”之爭: 傳記與現代大學文史分科
**節 維新的桐城與文人傳記的調和
第二節 從書院到學校: 經世辭章的新變
第三節 大學分科:“史學學科”的建立與紀傳體價值的重估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章節體”與“學案體”之爭: 現代學人學術的新舊之爭
**節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新與舊
第二節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與“新宋學”
本章小結
結尾: 歷史與人
參考文獻
后記
西學東漸前后的傳記之爭 作者簡介
吳海,江蘇高郵人,南京師范大學學士(2006),南京大學碩士(2008)、博士(2011),現為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學術史、中西傳記編纂理論研究。在《南京大學學報》《中山大學學報》《古典文獻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廣東省社科規劃青年項目等。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