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7669
- 條形碼:9787513067669 ; 978-7-5130-676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元治理理論為分析工具來觀察與審視環境治理中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制度文本與運行實踐, 目前存在的核心問題是元組織治理職責不清而導致政府主導監管效率低下、元交換信息失真而導致企業主體自律治理失范, 以及元約束機制缺乏不同主體間協調和配合的欠缺, 其效能欠佳或功能失范的主要原因表現為元組織治理職責不清、元交換信息失真和元約束缺乏。對此, 按照元治理理論, 對中國環境治中理政府主導法治化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完善與構建。
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 前言
序
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階段性任務,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然而,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修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艱苦轉變的過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新戰略、新目標、新認識、新趨勢、新問題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治理任務和治理需求。因此,繼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充分認識生態環境治理理念、治理主體、治理客體的更新和變化,完善初步確立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架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高與治理任務和治理需求相適應的制度執行能力,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重要的時代命題。
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 目錄
目 錄
1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基礎概述
1.1 研究內容與問題意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圍
1.1.3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2 研究現狀與研究意義
1.2.1 研究現狀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方法與創新及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創新與不足
2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現狀觀察
2.1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制度文本
2.1.1 中國現行環境法律的體系構成
2.1.2 中國環境治理中的行政立法及政府責任清單
2.2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運行實踐
2.2.1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中政府主導的法治化實踐
2.2.2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下企業主體的法治化實踐
2.2.3 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下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法治化實踐
3 元治理理論與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價值耦合
3.1 元治理理論的內涵界定及其配套理論
3.1.1 元治理理論內涵界定:政府主導型環境治理合法性理論基礎
3.1.2 元治理理論的配套理論
3.2 元治理理論與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價值耦合的具體表現
3.2.1 治理主體:元治理結構理論
3.2.2 治理工具:元治理制度
3.2.3 治理動力:元治理權力配置
4 元治理理論觀照下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問題審視
4.1 元組織治理職責不清導致政府主導法治化的監管效率低下
4.1.1 元組織治理框架渙散導致治理效果不夠突出
4.1.2 司法與行政權力的重疊
4.2 元交換信息失真導致企業主體法治化的自律治理功能失范
4.2.1 元交換體系的不統一導致企業責任標準體系混亂
4.2.2 元執行機制的隨意性使檢查監管效率低下
4.3 元約束機制缺乏致使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效能難以發揮
4.3.1 社會組織與公眾共同參與欠缺下的公共治理效果不彰
4.3.2 社會組織與公眾共同參與監督欠缺下的治理權力濫用
4.3.3 社會組織與公眾無法參與和監督企業主體的環境治理
5 元治理理論觀照下中國環境治理政府主導法治化的完善維度
5.1 界定政府主導下環境行政部門環境治理權力法治化的元組織職責分工體制
5.1.1 確立以環境行政部門為政府主導核心的元組織治理框架
5.1.2 建立公益訴訟理論下司法與行政銜接機制
5.2 構建企業主體統一高效法治化的元交換制度體系
5.2.1 制定科學統一的企業環境責任體系標準
5.2.2 設置規范高效的檢查監管程序
5.3 創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法治化的元約束機制
5.3.1 推進黨領導政府主導環境治理的法治進程
5.3.2 優化以公共治理理論為指導的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政府監管的程序路徑
5.3.3 形塑政府監管多元監督體系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監督合作模式
5.3.4 構建社會組織與公眾參與和監督企業主體治理的有效機制
6 結 語
參考文獻
環境治理政府主導的法治化研究 作者簡介
余德厚,法學博士,海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教師。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會員、海口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專家、江西理工大學中央蘇區法制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重慶大學西部環境資源法制建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近年來在《江西社會科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法學雜志》等CSSCI 來源期刊及擴展版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省級課題3項。曾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若干。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級社科項目若干項。論文在中國法學會、最高人民法院等組織的征文、論壇活動中獲獎50余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