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醫理篇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91095
- 條形碼:9787513291095 ; 978-7-5132-9109-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醫理篇解讀 內容簡介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沈紹功教授集畢生之所學而作的傳世著作。《沈紹功中醫方略論解讀》架構在《沈紹功中醫方略論》基礎之上,是為繼承和發揚沈氏女科綿延650余年之精粹及全國名老中醫沈紹功學術思想而作,重在突出沈氏女科之特色,將沈氏女科代表性傳承人沈紹功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繼承、宣傳、推廣。
本書在框架結構和內容上將延續《沈紹功中醫方略論》主體框架的四部分,分別是醫理篇、臨證篇、方藥篇和診籍篇。為詳解和細化沈老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解讀將每一部分又獨立為一本書,解讀部分將由沈老的諸位嫡傳弟子親自執筆。
此次出版為《沈紹功中醫方略論解讀—醫理篇》,醫理解讀將以《沈紹功中醫方略論?醫理篇》為藍本,繼承并發揚沈老乃至沈氏女科的650年的學術思想。本次解讀除了保留沈老原有的學術思想之外,各組成部分將分別增加傳承人的學術觀點,對原書提綱挈領、較為宏觀理論進行細化和通俗解讀。以期為讀者提供更明確的中醫理論觀點,充分繼承和發揚沈氏女科代表性傳承人沈紹功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醫理篇解讀 目錄
1 中醫急診醫學的學科特色
2 中醫急診醫學的基礎理論發端于《黃帝內經》形成于《傷寒雜病論》
3 中醫急診醫學的辨治要點
4 急癥辨證的首要是“去偽存真”
5 中醫內服急救常用八法
6 急救外治法急當發掘
7 中醫急診醫學離不開調護配合
8 中醫急診醫學古代文獻歸要
9 中醫急診醫學的輝煌與滯后
10 中醫急診醫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1 唯有創新方能進步
12 科研的效應不可輕視
13 科研工作既應遵循“自身規律”又要“洋為中用”
14 中西醫配合比結合更實際
15 中西醫結合不能導入誤區
16 “整體”“綜合”是兩大支柱
17 應當重于“證”而略于“病”
18 醫藥結合的傳統不能毀于一旦
19 中醫是中藥走向世界的前導
20 創建中醫實驗醫學是現代化的急需
21 中醫動物實驗的必要及其□限
22 第四醫學(保健醫學)的興起及中醫藥的有所作為
23 診療標準化是學術發展的標志,學科成熟的標志
24 “辨證論治”精髓說
25 倡導“單元組合辨證分類法”,實現辨證的實用化
26 辨證要準主癥要精
27 虛證分四類定五位
28 實證有八大綱目
29 證候學應當計量評分,充分發揮優勢
30 四診的關鍵在于舌診
31 脈診宜粗不宜細
32 “舍癥從脈”更應“舍癥從舌”
33 膩苔的危害及其糾正
34 論治宜活及間治取效
35 三十六則補虛法應用述要
36 實證論治六要
37 實證六法四十五則運用
38 虛實夾雜與扶正祛邪
39 “健脾”不如“補腎”
40 傷寒六經辨治及傳□提要
41 溫病大法及分類述要
42 “傷寒”“溫病”不必爭論不休
43 “胃氣為本”乃治病宗旨
44 “木克土”與“木侮土”
45 必須制怒及柔肝之道
46 心與腎的對立統
47 要重視“升清降濁”
48 “反佐法”的特效
49 “祛風”勿忘“和胃”
50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優勢
51 十二條基本治則輯要
52 八法妙用
53 本草學是基石但要實用化
54 為“十八反”“十九畏”正名
55 保健中藥細說
56 “藥食同源”試說
57 應當掌握中藥現代藥理學
58 “用藥如用兵”安全第
59 方劑學的關鍵是組方特點
60 組方時的中西醫配合觀
61 方劑的商品化價值
62 “丸藥緩圖”免于病情復發
63 巧伍意、食、體“三療”
64 “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的臨證價值
65 “謹和五味”新釋
66 時令節氣、地域差異不容疏忽
67 “氣功”的偽科學性及其科學性
68 應當重視“非藥物療法”
69 開發針灸的醫療價值
70 十四經循行規律及分布歸納
71 “養身”與“養生”
72 “養神為本”乃“養生”首義
73 緊扣“五環”進入“起居有常”境界
74 美發五要
75 房事適度和強腎六法
76 “女子以肝為本”同“□子以腎為本”
77 “先天之本”的臨床價值
78 命門實為“生命之門”
79 “心包絡”與急癥
80 六淫致病說
81 “痰濁”乃百病之首
82 “瘀血”為病剖析
83 “陽微陰弦”是病機總綱
84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新識
85 “胸痹”“心痛”“心病”病名考
86 中醫病名急需賦予新意且應規范
87 中醫脈案的記述要領
88 對“氣”的認知
89 新藥研制務必“一切服從臨床
90 中藥產業面臨的挑戰及思考
91 《黃帝內經》摘句歸類
92 “大惑論”剖析
93 “舉痛論”粗識
94 “血痹虛勞病”解讀
95 《金匱要略》綱要
96 138條中醫之*
97 “心者,君主之官”的現代觀
98 完善“中醫心病學”概論
99 心病學科建設以人為本
100 醫者崇德論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醫理篇解讀 作者簡介
韓學杰,女,出生1966年1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醫療系。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規范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務)。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