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綠色金融指數:理念、方法與數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26121
- 條形碼:9787522026121 ; 978-7-5220-261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色金融指數:理念、方法與數據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搭建上海綠色金融指數評估模型,通過指數評分了解綠色金融發展相對于綠色金融藍圖的落實情況。本書“理念篇”重點解析綠色金融相關的體系建構、政策法規和學術研究,為指數設計進行鋪墊;“方法篇”解析如何基于理念來構建上海綠色金融指數的評估模型,如何利用同一個評估框架推出兩只指數,如何汲取數據得出評估結果,如何基于評估結果導出政策建議,以及如何基于**代測算結果來進一步優化指數模型。“數據篇”重點探討綠色金融的數據問題,包括解析排污權抵押貸款的綠色資質、探討碳排放權抵押貸款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本書所論綠色金融指數,固然緣于上海,卻不限于上海。無論是綠色金融的目標導向性質、綠色金融指數的建構關鍵、綠色金融的數據缺失等問題,都是編制任何綠色金融指數必須面對的,而非上海指數所獨有。此外,本書對層級式指標所提供的認知科學意義、對指數賦權所展開的穩健性檢驗、將機器學習融入指數模型等做法,也是編制任何指數都可采用的,不僅限于一時地。
綠色金融指數:理念、方法與數據 目錄
目 錄
理 念 篇
第1章 目標導向的綠色金融體系架構3
1.1 綠色金融指數功能:委托方目標4
1.2 綠色金融體系架構:政策法規視角5
1.3 綠色金融體系架構:宏觀藍圖視角8
1.4 藍圖主干融入上海綠色金融指數11
第2章 綠色金融指數的理念、問題及文獻綜述17
2.1 從綜合指標到綠色金融指數17
2.2 建構綠色金融指數的關鍵20
2.3 相關文獻24
2.4 文獻綜述:ESG評級研究26
2.5 文獻綜述:個別綠色金融指數的編制說明28
2.6 總結與啟發35
方 法 篇
第3章 上海綠色金融指數的評估模型43
3.1 綠色金融指數的評估流程44
3.2 范圍:驅動因子覆蓋實體活動及金融活動47
3.3 驅動因子的屬性49
3.4 屬性的對應現象51
3.5 度量57
3.6 權重配置59
3.7 總結60
第4章 上海綠色金融現況績效指數:測度變量、數據與權重64
4.1 方法學回顧:從抽象概念到具體現象64
4.2 量化形態與測度變量65
4.3 數據來源67
4.4 數據處理69
4.5 權重設置72
4.6 指數呈現方式77
4.7 總結78
第5章 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評估流程與問卷設計81
5.1 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的評估流程81
5.2 問卷設計83
5.3 問卷設計融入機器學習89
5.4 問卷結果分析方法93
5.5 總結與建議94
第6章 上海綠色金融現況績效指數:2021年評估結果分析98
6.1 現況績效指數的總體得分:2021年98
6.2 各級指標得分分析100
6.3 穩健性檢驗的理念109
6.4 客觀權重替換法110
6.5 穩健性檢驗的結果分析114
6.6 總結與啟發119
第7章 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2021年評估結果分析123
7.1 社會認知指數的總體得分:2021年124
7.2 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模型127
7.3 數據分析結果129
7.4 現況績效指數和社會認知指數的比較130
7.5 相互印證分析136
7.6 總結與建議139
第8章 上海綠色金融現況績效指數:2022年評估結果分析142
8.1 現況績效指數的總體得分:2022年142
8.2 各級指標得分分析145
8.3 穩健性檢驗151
8.4 結論與展望158
第9章 第二代指數模型及評估結果分析161
9.1 **代指數模型的優化方向161
9.2 指標體系的調整165
9.3 權重體系的更新172
9.4 第二代模型的評估結果解析174
9.5 總結與啟發179
第10章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未來展望182
10.1 研究結論182
10.2 政策建議185
10.3 未來展望186
數 據 篇
第11章 排污權抵押貸款是綠色融資嗎? 191
11.1 市場崛起和延續191
11.2 地方性貸款管理辦法192
11.3 貸款管理辦法不到位193
11.4 綠色融資的門檻193
11.5 現象之后194
第12章 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綠色標簽下的本質197
12.1 抵(質)押物性質逐漸明晰197
12.2 地方性貸款辦法陸續出臺198
12.3 貸款用途是綠色的嗎? 199
12.4 以綠色本質支撐綠色標簽200
第13章 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解析答疑203
13.1 SLB的發行指引由誰提出? 203
13.2 SLB有何特點? 204
13.3 SLB的全球發行趨勢如何? 205
13.4 國際SLB的KPI、期限及利率有何特點? 205
13.5 國內SLB的市場規模如何? 206
13.6 國內電力行業有何SLB案例? 207
13.7 國內建筑行業的SLB有何特點? 207
13.8 國內SLB達標前綠色業務要增長多少? 208
13.9 國內SLB有何不足? 209
13.10 SLB的發行標準為何比較寬松? 209
第14章 私募基金綠色投資的數據挑戰212
14.1 私募基金綠色投資為何重要? 212
14.2 為何需要統計數據核算? 213
14.3 綠色資金核算的基礎是什么? 214
14.4 私募基金信息渠道有綠色數據嗎? 215
14.5 投資案例的“綠色”可信度如何? 216
14.6 總結與建議218
第15章 生物多樣性金融:債券的探索220
15.1 國內的生物多樣性主題綠色債券221
15.2 國際上對債務融資的創新試驗221
15.3 國內的問題與探索224
15.4 總結和啟發226
第16章 藍色債券的催化和主流化:資本形式和金融主體解析228
16.1 藍色債券的出現228
16.2 藍色債券的催化229
16.3 藍色債券的主流化232
16.4 國內啟示236
第17章 氣候指數:從紙上談兵到夯實推進239
17.1 氣候指數的歐盟法規基礎239
17.2 PACT的挑戰240
17.3 紙上脫碳:權重配置偏頗及其后果242
17.4 國際探索與國內啟示244
第18章 氣候金融數據:數據挑戰與案例解析248
18.1 挑戰一:底層披露視角不同249
18.2 挑戰二:數據所涉維度繁多250
18.3 挑戰三:加工處理方法分歧252
18.4 數據應用:以氣候指數為例253
18.5 結論與展望256
附 錄
附錄一 上海綠色金融指數:**代模型的層級式指標、
測度變量和數據來源263
附錄二 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問卷調查(企業版) 282
附錄三 上海綠色金融指數模型:第二代指標體系變動說明290
附錄四 上海綠色金融現況績效指數:第二代模型指標體系304
綠色金融指數:理念、方法與數據 作者簡介
邱慈觀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可持續金融學科發展專項基金學術主任。曾在美國加州大學等校任教并擔任行政領導,推動校務發展;曾在新澤西州民間企業任職。研究領域包括可持續金融、氣候投融資、ESG投資、影響力度量和管理、企業社會責任等。著有《中國城市ESG治理評價體系》《新世紀的ESG金融》《可持續金融》《公司治理》《商業倫理》等書,并在FT50期刊上發表可持續金融、影響力投資、ESG披露等領域的論文。邱慈觀參與開展政策研究課題,開發哈佛教學案例。她文筆洗練,是國內知名財經專欄作家,經常為新華財經、財新網等專業媒體撰稿。
王坦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客座教授,以及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訪問學者。研究領域包括跨期資產定價理論、不確定型決策銀行系統風險、投資、可持續發展等,在FT50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并獲2014年度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趙圣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碩士、法國雷恩高等商學院碩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可持續金融學科專項發展基金研究專員。研究領域為綠色金融,已合作發表多篇專文。趙圣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學生聯合會ESG投資俱樂部會長,傳播可持續發展及ESG投資理念。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