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是與有 形上日記(第二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1945
- 條形碼:9787208191945 ; 978-7-208-1919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是與有 形上日記(第二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存在哲學家加布里埃爾·馬賽爾的第二本《形上日記),記錄他對于“存在”的省思。在**次世界大戰時,馬賽爾應召入伍,由于體弱被分派到巴黎的紅十字會做尋找失蹤官兵的工作,在這里,他每天見到的都是前來詢問丈夫、兒子下落的婦女。馬賽爾在她們的臉上看到了強烈的痛苦和焦慮,這一體驗極大地觸動了他的心靈,令他的哲學逐漸轉向“他者”。這些婦女對他而言原是陌生人,但現在變成了一個一個具體的“你”,這是他一生極力宣揚的“我與你”哲學的基石。
在本書中,他分析了“是”與“有”兩種存在的面向。在“有”當中,我們把人對象化,將人視為工具,而在“是”中,我們卸下社會面具,以自己的本質與他人的本質自在相處。因而馬賽爾勸說人們重視“我是”,通過在主觀經驗中的與另一主體的愛的聯結,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馬賽爾認為,存有只在愛中實現,唯有啟動“愛”,人才能跨越人我藩籬,從主客二元關系轉變為主體與主體的一元關系,這就是“互為主體性”,人只有在被視為不可客體化的主體時,才有自己的尊嚴。
是與有 形上日記(第二卷) 目錄
是與有 形上日記(第二卷) 作者簡介
加布里埃爾·馬賽爾(Gabriel Marcel,1889—1973),法國哲學家,與海德格尓、雅斯貝爾斯、薩特并列為20世紀四大存在哲學大師,影響深遠。其哲學奠定后來梅洛-龐蒂的知覺/身體現象學,詮釋現象學巨擘保羅·利科亦視其為自己早期的引路人。著有《是與有》《臨在與不死》《論人的尊嚴》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