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洋史 本書特色
《海洋史》并不是簡單向讀者展示每個大洋/大海的古往今來的歷史發展和圍繞其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發展只是迅速帶過,而更多的是想呈現歷史編纂學的目標,力圖提供海洋史歷史編纂學的獨特時間軸和發展模式的關系。
另外,非常可貴的是,本書作者還旗幟鮮明地反對“新海洋學”那種地中海模式的歷史編纂(即假定地中海模式的優越性,以地中海史為中心的地理決定論和歐洲中心論),而是提倡思考在以歐美為根基的海洋學術研究興趣之前的時間里,如何書寫地中海以外的海洋。也即,不將歐洲海上帝國的歷史作為世界史的驅動者,而將注意力集中在外歐洲世界的歷史上。當然,作者們也不贊成單純的“跨國家”歷史書寫和地區書寫,本書更傾向于各個大洋/大海彼此之間在世界海洋語境下的發展和運動,不僅強調單個海洋的歷史,也強調它們彼此的聯系。
海洋史 內容簡介
《海洋史》每章聚焦于一個海洋,包括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大洋、地中海、黑海、日本海/朝鮮東海、波羅的海、紅海和南海等十一個大海或者大洋。本書作者力圖將各個大洋和大海置于世界歷史的框架之內,并通過外洋區域和近海區域來展望世界歷史。每一章都簡要地介紹了這些大洋/大海的人類和自然的歷史是如何被各個史家建構、書寫、呈現的,并試圖更簡要地探究它們目前的狀況和發展前景。本書并不是簡單向讀者展示每個大洋/大海的歷史發展,而更多的是呈現歷史編纂學的目標,力圖向讀者提供海洋史歷史編纂學的獨特時間軸和發展模式的關系。
海洋史 目錄
海洋史 作者簡介
大衛·阿米蒂奇,哈佛大學歷史學勞埃德·C.布蘭克費恩講席教授,悉尼大學歷史學名譽教授,劍橋圣凱瑟琳學院名譽成員。艾莉森·巴什福德,新南威爾士大學歷史學教授。蘇吉特·西瓦迅達拉姆,劍橋大學世界史講師,研究領域為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是18世紀和19世紀。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