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韶響難追 近代的思想、學術與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5815
- 條形碼:9787559875815 ; 978-7-5598-7581-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韶響難追 近代的思想、學術與社會 本書特色
1.一部域外新說與傳統思想相互激蕩的百年思想史。本書梳理1900年以后中國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的過程,其間西方思想相繼涌入,近代學人從傳統思想中汲取養分,重新審視古代王侯將相的事跡,同時不斷獲取新知,直面救亡圖存的時代問題,思考中國在世界發展浪潮中該何去何從。
2.從個體到時代,折射近代中國大變革。本書聚焦多位知識精英心路歷程的個案研究,立體呈現了身處古今中西之間的章太炎、梁啟超、錢穆等思想家對近代變革的艱難探索,重塑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在大變局中反映近代中國的思想脈動。
3.以章太炎為方法,呈現近代中國的思想流變。本書以章太炎為方法,將晚清和民初兩個時代的政治運動連接起來,爬梳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等諸多大事,透視知識精英群體的內部分化與論爭博弈,折射出近代中國新舊思想的流變。
4.呈現新舊學說在近代的碰撞與對話。本書借由各個思想流派的論爭,從儒家思想、法家學說再到革命思想、馬克思主義,極力展現知識分子思想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復盤新舊學說的碰撞與對話,從而揭示傳統思想在近代中國的詮釋路徑及創造性轉化。
5.行文通俗簡練,有助于對近代學人著作的理解和把握。近代學人的著作,尤其是章太炎古奧的文字,具有較高的閱讀門檻,與大眾讀者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作者的行文力求通俗化,對相關著作進行了個人理解闡發,同時輔以寫作的歷史語境,便于讀者理解。
編輯推薦一
本書剖析近代中國思想與學術轉型中的一些產生深刻影響的問題,透視那些思想學說背后的淵源與流變,呈現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的那些復雜而曲折的內容。探討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世界大勢的分析與對國內問題的分析之間的緊密聯系,梳理那些看似相近但卻頗有歧異的思想主張。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錢穆、蔣廷黻、呂思勉等著名知識分子的學術與思想,都在本書中有所呈現。
編輯推薦二1.一部域外新說與傳統思想相互激蕩的百年思想史。本書梳理1900年以后中國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的過程,其間西方思想相繼涌入,近代學人從傳統思想中汲取養分,重新審視古代王侯將相的事跡,同時不斷獲取新知,直面救亡圖存的時代問題,思考中國在世界發展浪潮中該何去何從。
2.從個體到時代,折射近代中國大變革。本書聚焦多位知識精英心路歷程的個案研究,立體呈現了身處古今中西之間的章太炎、梁啟超、錢穆等思想家對近代變革的艱難探索,重塑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在大變局中反映近代中國的思想脈動。
3.以章太炎為方法,呈現近代中國的思想流變。本書以章太炎為方法,將晚清和民初兩個時代的政治運動連接起來,爬梳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等諸多大事,透視知識精英群體的內部分化與論爭博弈,折射出近代中國新舊思想的流變。
4.呈現新舊學說在近代的碰撞與對話。本書借由各個思想流派的論爭,從儒家思想、法家學說再到革命思想、馬克思主義,極力展現知識分子思想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復盤新舊學說的碰撞與對話,從而揭示傳統思想在近代中國的詮釋路徑及創造性轉化。
5.行文通俗簡練,有助于對近代學人著作的理解和把握。近代學人的著作,尤其是章太炎古奧的文字,具有較高的閱讀門檻,與大眾讀者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作者的行文力求通俗化,對相關著作進行了個人理解闡發,同時輔以寫作的歷史語境,便于讀者理解。
編輯推薦一
本書剖析近代中國思想與學術轉型中的一些產生深刻影響的問題,透視那些思想學說背后的淵源與流變,呈現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的那些復雜而曲折的內容。探討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世界大勢的分析與對國內問題的分析之間的緊密聯系,梳理那些看似相近但卻頗有歧異的思想主張。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錢穆、蔣廷黻、呂思勉等著名知識分子的學術與思想,都在本書中有所呈現。
編輯推薦二
本書試圖分析,為什么從晚清以降,中國思想界一直有一股追求國家主義的風氣。不同時期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國家主義的理解有何異同,這些理解,如何在他們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論述中表現出來。為什么從梁啟超主張的“開明專制”,到蔣廷黻倡導的“新式獨裁”,都難以真正解決近代中國的各類矛盾與癥結。中國歷史上官僚政治的大量負面遺產,為什么需要被不斷地予以正視與剖析。章太炎在清末呼吁的“恢廓民權”與“抑官吏伸齊民”,為什么會在實踐中遭遇如此多的挫折。
韶響難追 近代的思想、學術與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域外新說與傳統思想相互激蕩的百年思想史。書中梳理了1900年以后近代學人“開眼看世界”的過程,聚焦多位知識精英心路歷程的個案研究,立體呈現了身處古今中西之間的章太炎、梁啟超、錢穆等思想家對近代變革的艱難探索,重塑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立體呈現其史學眼光和時局見識,在大變局中反映近代中國的思想脈動;同時,關注傳統之于現代的意義,重新審視古代王侯將相的事跡,直面救亡圖存的時代問題,展示新舊思想的交匯,思考中國在世界發展浪潮中該何去何從。
韶響難追 近代的思想、學術與社會 相關資料
王銳老師的這部著作,文獻材料豐富,所涉內容極廣,討論了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的不少關鍵問題,并有著自己的分析與思考,為人們理解近代中國的變局提供了重要視角,值得一讀。——王東,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王銳這部作品立體地呈現了身處古今中西之間的章太炎、梁啟超等近代思想家對中國歷史與世界形勢的認識與反思,亦縱亦橫,引人深思。——李放春,重慶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韶響難追》展現了王銳宏闊的史學視野、敏銳的問題意識與一氣呵成的凌云健筆。本書聚焦多位近現代學人對當時世界變局的分析與對中國歷史的重新認識,立體呈現他們的史學眼光與時局見識,筆底氣象萬千,精彩論析迭出。
韶響難追 近代的思想、學術與社會 作者簡介
王銳,本科、碩士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紫江青年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術史、政治史。著有《中國現代思想史十講》《革命儒生:章太炎傳》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