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嶺南學報 復刊第二十二輯 關鍵術語 打開中國文論寶藏的鑰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4102
- 條形碼:9787573214102 ; 978-7-5732-141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嶺南學報 復刊第二十二輯 關鍵術語 打開中國文論寶藏的鑰匙 本書特色
本輯包含10篇中國文論相關的高水平論文。這些論文是主編蔡宗齊先生主持的“中國文論關鍵術語范疇譯介”計劃中的文章。分別對中國文論中的文道、文德、情景、意境、興趣、神韻、諷喻、虛實、義法、文氣等問題,展開既深入又生動的述論,將向來難以清晰論說的文論術語,用清通簡要、曉暢明晰的文字,梳理了其內涵演變、意義生成、范疇界定等關鍵問題。而且在講明問題的前提下,力求不作繁瑣引證,行文上對于中西方讀者頗為友好。如劉寧研究員《“文道觀”的理論內涵及其歷史演變》認為:“文道觀”關注文學的思想內涵與社會價值;先秦時期荀子提倡“宗經明道”,推重儒家經典對明道的重要意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提出的“文原于道” 強化了“文道觀”的本體論建構;唐宋古文家及其后繼者提倡“文以明道”,追求“文道并重”“文道合一”,在強調創作者主體自覺的基礎上,提倡“文”的明道意義;理學家提倡“文以載道”,體現出“重道輕文”的理論傾向;20世紀后,圍繞“文以載道”所展開的質疑與反思,推動了對傳統“文道觀”的抽象繼承。
嶺南學報 復刊第二十二輯 關鍵術語 打開中國文論寶藏的鑰匙 內容簡介
本輯包含10篇中國文論相關的高水平論文。這些論文是主編蔡宗齊先生主持的“中國文論關鍵術語范疇譯介”計劃中的文章。分別對中國文論中的文道、文德、情景、意境、興趣、神韻、諷喻、虛實、義法、文氣等問題,展開既深入又生動的述論,將向來難以清晰論說的文論術語,用清通簡要、曉暢明晰的文字,梳理了其內涵演變、意義生成、范疇界定等關鍵問題。而且在講明問題的前提下,力求不作繁瑣引證,行文上對于中西方讀者頗為友好。如劉寧研究員《“文道觀”的理論內涵及其歷史演變》認為:“文道觀”關注文學的思想內涵與社會價值;先秦時期荀子提倡“宗經明道”,推重儒家經典對明道的重要意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提出的“文原于道”強化了“文道觀”的本體論建構;唐宋古文家及其后繼者提倡“文以明道”,追求“文道并重”“文道合一”,在強調創作者主體自覺的基礎上,提倡“文”的明道意義;理學家提倡“文以載道”,體現出“重道輕文”的理論傾向;20世紀后,圍繞“文以載道”所展開的質疑與反思,推動了對傳統“文道觀”的抽象繼承。
嶺南學報 復刊第二十二輯 關鍵術語 打開中國文論寶藏的鑰匙 作者簡介
本書包含十余位海內外中國古典文史研究專家,如華南師范大學蔣寅教授、復旦大學鄭利華教授、復旦大學陳廣宏教授、中國社科院劉寧研究員、北京大學周興陸教授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