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自然修復: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有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6285
- 條形碼:9787513946285 ; 978-7-5139-462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然修復: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有趣 本書特色
“我們是在自然中進化的,與自然脫節非常奇怪。” ★ 疲勞、近視、骨質疏松、肥胖、抑郁、焦慮、易怒、社交恐懼、自戀、注意力分散…… 城市化、數字化、現代化正在將城市中的我們變成“疲憊、精神緊張、過于文明的人”,在室內待得越久,我們所忍受的慢性病折磨就越嚴重。的確,每個人都很忙,有各種各樣的責任,會每周看1500次手機,卻不會做真正會給大腦和身體帶來樂趣的事情。這正是因為我們長期脫離自然,從而低估了它對我們的重要性,于是傾向逃避自然。 ★ 千百年來,詩人和哲學家早就強調了:地點非常重要。 亞里士多德相信,在通風的地方散步可以使頭腦清醒;達爾文、特斯拉和愛因斯坦都會在花園和樹林間邊散步邊思考問題。如果資金充足,我們會更愿意將家安在海邊,或者安靜的公園邊。這正是因為,人類神經系統的建立使我們能夠和自然界的很多特征產生共鳴,通過量化自然,我們可以顯著減少壓力,獲得改善。 ★ 來一場真實的環球自然實驗巡禮吧,逐步探尋自然環境與身心療愈的關系。 從輕量的日本森林浴、韓國森林療養,到中度的芬蘭式享受自然、英國式生態療法,再到重量級的美國自然修正大腦嘗試,我們需要找到自然啟動神經元的科學道理,然后重新將自然從奢侈品變為必需品,修復受損的大腦和身體。
自然修復: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有趣 內容簡介
多少個世紀以來,詩人和哲學家們都在贊頌著大自然對人們的益處:貝多芬從巖石和樹木中獲得靈感;華茲華斯在踏過石楠地時吟出詩句;特斯拉在公園里想到電機……弗洛倫絲?威廉姆斯對這些故事中大自然所蘊含的能量充滿好奇,開始探索其對人腦的積極效應背后的科學。從日本、韓國、英國,到芬蘭、美國,再到新加坡,她的全球性實地觀察記錄展示出我們與大自然的聯系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人們的認知:只是短暫接觸自然就能幫助大腦從注意力渙散中恢復敏銳認知,長期潛入大自然中更是對多種精神創傷有良好的療愈效果。 即便我們常居城市,也可以通過大自然培養創造性并改善情緒,與自然相處的時光并不應該成為奢侈品。隨著現代生活急切地向室內轉變,這些觀念及它們提供的答案,比以往更為重要。
自然修復: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有趣 相關資料
“(威廉姆斯)介紹了戶外活動的益處……寓教于樂,其中的科學細節足以讓專家滿意。”——《紐約時報》書評“引人入勝。”——《舊金山紀事報》“這是一本思想深刻、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傳達的信息簡單而有力。”——柯克斯評論“(一個)強有力的環保號召。”——《出版商周刊》
自然修復: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有趣 作者簡介
弗洛倫絲·威廉姆斯(Florence Williams) 弗洛倫絲·威廉姆斯是一名記者,也是《戶外》雜志的特約編輯,現居于美國華盛頓。她的作品曾多次刊登在《紐約時報》和《國家地理》等報刊上,第一本著作《乳房:一段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被評為2012年《紐約時報》優秀讀物,并摘得《洛杉磯時報》科技類圖書榜桂冠。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