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宋龍泉青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79749
- 條形碼:9787306079749 ; 978-7-306-0797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宋龍泉青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將南宋龍泉青瓷作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和獨特價值的研究系統,對其進行史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等多側面的發掘與整理,明確其在社會文化的總體發展中的作用,具有藝術考古、陶瓷美學、設計藝術等多項學術價值,構建理論體系。本書在藝術特征與成因的關系挖掘過程中,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和五行說理論,深入到哲學層面來透視文化與技術,即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在瓷色表達與可視化呈現的問題上,結合現代色彩學與陶瓷色彩的特征,針對代表性案例的瓷色圖譜繪制來說明瓷色研究的特殊性和中國瓷文化的內蘊,瓷色圖譜既能部分包括在RGB色立體坐標內,又體現了其意向、詩性、無法一一對照之特殊性。本書從設計學視角出發,結合經典案例進行深入闡述和邏輯推演,如:針對古器的“元形態”及器型生成法則,認為頸、肩、腹的動態組合,是歷代器物之形的文化基因和造型元素,多種重組方式可以推衍出變化的新器型;針對禮器之“形”、“飾”傳衍而材質更替的規律,探討器物設計的互鑒范圍與形式;針對藏形于器、挺拔清逸的棒槌附耳瓶、雋秀靈逸的琮式瓶、貫耳瓶的形成與嬗變,以可視化圖譜還原其前世今生,彰顯龍泉青瓷古器之韻、造物之美的同時,豐富了器物研究分層剖析的方式;針對南宋龍泉“無飾之飾”審美風格,挖掘其文化內涵,解讀其抱樸處素、復歸平淡的裝飾選擇、“出色而本色”的尚質審美,進而挖掘其審美境界和哲學意蘊。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