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反思社會學導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4503
- 條形碼:9787100244503 ; 978-7-100-24450-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思社會學導引 內容簡介
本書可被看作“布爾迪厄基本思想手冊”,旨在闡明支撐布爾迪厄科學實踐的原則,為讀者提供理解其思想的內在理路和廣博體系的鑰匙。本書由三大部分組成,**部分概述了布爾迪厄有關知識、實踐和社會的理論結構及其學術圖景。第二部分展現布爾迪厄在芝加哥大學研討班上對話的內容,澄清了他的理論研究實踐和經驗研究實踐的要點,并對這兩方面的實踐進行了反思。第三部分是布迪厄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討班所做的導論性質的發言,在此他強調能產生社會學創造力的一般性傾向,倡導并采納了一種總體性的自我指涉教學法。
反思社會學導引 作者簡介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國當代具有國際性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一,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曾任法蘭西學院院士。他早年的學術生涯一直受到結構主義的影響,在批判性地思考了索緒爾的理論命題之后,他開始探索一種有關文化實踐的理論。代表作有:《區分》《國家精英》《繼承人》《再生產》《實踐感》等。 華康德(Loïc J. D. Wacquant),生于法國南部,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系教授,同時擔任巴黎歐洲社會學和政治科學中心研究員。他是英語世界中介紹布迪厄理論最不遺余力的一位學者,并通過對黑人拳擊手的經驗研究去應用和發展布迪厄的理論。代表作有《城市流浪者》《懲罰窮人》《身體與靈魂:一個學徒拳擊手的筆記本》《城市中的布迪厄》等。 李猛,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元培學院院長。 李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