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808390
- 條形碼:9787553808390 ; 978-7-5538-0839-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岳麓書社出版
★本書主編是教育部“長江學者”吳根友教授,在明清哲學研究領域內具有較高的學術知名度和影響力
★所收論文的作者皆富于學養,立論引證精詳,使得本書內容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所收論文貫穿著比較哲學的方法與視野,展現出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的復雜性、多元性與豐富性,對今天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與融通將提供有益的思想啟示
這本論文集是明清哲學高端論壇“知識視野與思想視野里的明清哲學研究”部分參會論文的結集,涉及明清哲學領域諸多主題。在方法論上,貫穿著比較哲學的方法與視野,以知識視野與思想視野為明清哲學研究的雙眼,以拓展現當代明清哲學與學術研究的領域。
論題聚焦于“明清之際”這一巨大變革的歷史時期,在堅持“明清早期啟蒙說”的思想前提下,運用比較哲學的方法與視野,對李贄、王龍溪、焦竑、方以智、王船山、黃宗羲、戴震、章學誠、嚴復等人的哲學思想進行了多維度、多層次的詮釋與闡發。由此展現出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的復雜性、多元性與豐富性,對現當代明清哲學的學術研究領域有新的拓展,也將對今天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與融通提供有益的思想啟示。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前言
吳根友
這本論文集是明清哲學高端論壇“知識視野與思想視野里的明清哲學研究”部分參會論文的結集,文集涉及的內容極其廣泛,很難“一言以蔽之”是關于什么主題的論文集。但在方法論上,卻貫穿著比較哲學的方法與視野。近十幾年來,我在做比較哲學研究的過程中,越來越發現“視野”之于哲學研究的重要性,故當時以知識視野與思想視野為明清哲學研究的雙眼,以拓展現當代明清哲學與學術研究的領域。
作為學者,一生都要致力于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增加新知識,不斷學習、吸收新思想。我把此兩件事情提升為一種學術化的表達,即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與思想視野。所有的新思想都是知識,但并非所有的知識都直接地、現成地屬于思想。不過,就現代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一些新的知識經過量的積累,會慢慢改變我們對一些問題,尤其是對人生、對世界的看法。因此,從長遠的角度看,新知識的增加有益于哲學思想的改變。新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總是與新的知識體系有關。哲學與宗教、藝術的思維不同,它是一種理性的認識,追求清晰與明白。而在認知上達到清晰與明白,就必須將認識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宗教與藝術,有時要依賴于直覺。但作為理性思維的典型形式,哲學思維主要依賴于理性認知。即使是哲學上的直覺,也是依托哲學理性思維之上,然后超越理性思維的結果,傅山將老子“絕學無憂”一句中的“絕學”理解為“絕河”之絕,即經過而超越,可以作為哲學思維中的直覺與理性關系的一種妙解。否則,哲學的直覺就與癡人說夢沒有什么區別了。就中國傳統哲學而言,哲學理性思維不只是單向度地依賴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認知,它同時也依賴于人類社會的實踐知識與理論總結。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不斷地刷新著傳統中國人的哲學思維。相較于西方傳統社會哲學而言,重大社會實踐與變革對于傳統中國哲學思維的改變往往更為直接,也更為重要。而“明清之際”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與傳統中國哲學思想出現的質的變化,似乎只有“周秦之際”的歷史時期及其出現的思想變化可以與之相媲美。直到今天,我們社會的一些新思想、新社會秩序的萌芽狀態都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際。
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一個重要學術概念——“明清之際”,是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內容的,它就是指明代萬歷到五四運動這樣一個大跨度的歷史時期,大約三百年的歷史時間。學術史上與之相適應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周秦之際”,其具體的歷史內容即是指春秋末到秦統一六國為止,大約有五百年時間。這兩個“之際”都是中國歷史醞釀著巨大變革的歷史時期,其社會現實與思想界的具體傾向都表現為“新的突破舊的,死的拖住活的”的一種糾纏狀態。周秦之際主要表現舊的諸侯貴族與新的地主、軍功之士之間的斗爭,政治上則表現為西周的封建制與六國中正在形成的郡縣制之間的斗爭。*后是地主、軍功階層的勝利,郡縣制成為主流政治,封建制退為次要的補充性的制度。明清之際則表現為舊的以地主官紳為基礎的皇權官僚專制政治向著以工商業為基礎的現代知識與技術精英為主體的民主政治過渡,其簡明的表述方式則為早期現代工商業階層的興起,他們要用商業的計算理性與手工業的技術理性沖擊傳統農業社會的道德理性與品級社會制度。這一特定的歷史時間,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從思想運動的角度將其稱之為中國的“早期思想啟蒙”時代。由于 “明清之際”經歷了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一是耶穌會士來華,中國與西方開始大范圍的經貿與文化接觸;一是以清代明的巨大政治動蕩。而這兩件事情在具體的歷史時空中又是長期地交織在一起的,因此,研究明清之際的思想與學術變化,就顯得格外的困難與復雜。至今,學術界對于明清之際的社會、思想的具體認識與具體結論,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我們以更大的耐心與更開闊的知識與思想的視野來研究這一復雜歷史時期的社會與思想現象。
以蕭萐父先生為代表的珞珈中國哲學,在重視中國哲學的全面性、整體性的同時,對于現代新儒家、出土文獻中的哲學思想、明清之際哲學等領域尤為關注,特別是對明清之際哲學的研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成為一個極具特色的學術領域。本論文集在堅持“明清早期啟蒙說”的思想前提下,更加重視明清之際學術與思想的復雜性,對于此領域研究中的“一得之見,相反之論”,均給予高度的重視,以異貞同,求同存異,從而展現歷史變化、發展的方向性與多元性、豐富性的統一。中華民族在經過近百年的浴火重生后,要實現現代化的華麗轉身,重新回到世界文化的主流位置,就必須要認真研究屬于自己民族特點的現代化道路。而明清之際的學術與思想的研究,是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任務中的一個有機的環節。明清之際已經出現的五教(儒、道、釋、伊斯蘭、耶)并存而融通的思想、文化局面,以及相互競爭與融合的思想經驗,對于今天多元文化共存、交流與融通,亦將提供有益的思想啟示。
是為序。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目錄
徐光啟與明清之際后理學思想世界的重建 ……………… 陳衛平/025
論王畿對理學人性論的改造與重建 ……………………… 王國良/038
李贄論“禮” ……………………………………………… 金惠經/047
陶望齡對良知之“無”的闡發 …………………………… 龔開喻/059
論焦竑的三教會通思想——生死關切為出發點 ………………………………… 羅貴絨/076
泰州學派羅近溪著作關聯之初厘定 ……………………… 程海霞/087
從《心學宗》看方學漸的學派歸屬問題 ………………… 張永義/100
明代文人的焚香雅事及其意蘊 …………………………… 劉 耕/110
儒家仁說及其與耶教思想之比較——以朱熹、黃宗羲、黃百家父子及利瑪竇為中心…………連 凡/127
方以智“三教合一”論之學術旨趣 ……………………… 蔣國保/144
方以智物哲學的方法論特色 ……………………………… 邢益海/161
易學哲學視野下的方以智圓∴思想探析 ………………… 廖璨璨/182
王夫之與后理學時代的人性生成論轉向 ………………… 陳 屹/197
王船山易象義簡釋 ………………………………………… 王林偉/218
黃宗羲對王門良知說及“四句教”的詮釋與修正——兼論黃宗羲的心學立場及其對心學發展的貢獻……………………………… 姚才剛 王琦/232
戴震的名學與認識論思想簡論 …………………………… 吳根友/246
從“勝國遺聞”到“以史解經”——章學誠釋經學方法的興起………………………… 王晨光/258
黃以周禮學思想探析——以《經訓比義》為中心 …………………………… 任慧峰/271
嚴復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的評判與改造 …… 孫漢生/293
清末革命派對王船山政治思想的采借與轉化 …………… 彭傳華/310
文化民族主義者的文化認同——章太炎文化民族主義思想探析…………………… 崔海亮/327
近代中國的知識進化論及其反思 ………………………… 黃燕強/341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節選
知識的視野與思想的視野:明清哲學高端論集 作者簡介
吳根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學術專長為明清哲學、比較哲學、政治哲學、先秦道家與諸子學等,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價值觀的初生歷程——從李贄到戴震》《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在道義論與正義論之間——比較政治哲學初探》《比較哲學視野里的中國哲學》《求道·求真·求通》《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等十余部,主編《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