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24777
- 條形碼:9787554624777 ; 978-7-5546-2477-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諫學 本書特色
一言可以納福,一言也能招禍;
一言可以結友,一言也能樹敵;
一言可以升遷,一言也能失勢;
……
諫學 內容簡介
《諫學》是一部以中國傳統(tǒng)的言語藝術為核心的國學經典著作,旨在探究言語中隱含的人性以及社會的本質。古時因言獲福、因言致禍、因言得友、因言樹敵、因言升遷、因言失勢者層出不窮,因此作者著此書以教人因言謀世、馭人避禍之理。本書既展現了國學智慧,又緊跟時代步伐,是一部滿足現代需求的交際指南。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本書對《諫學》原文逐句拆解,每句以“原文—譯文—點評—案例”的形式進行剖析,讓古老的智慧得以穿越時空,直抵每位讀者的內心。
諫學 目錄
明世卷一 001 001/ 不明世,言必失。 004/ 物難盡,辭勿滿。 007/ 舌利非強也。010/ 君子不進讒。 012/ 小人不進忠。 015/ 心予君子,莫予小人。017/ 人不可盡信。 019/ 言不可盡獻。 021/ 功非言成,成乃實也。024/ 人非言親,親乃行也。 鑒人卷二 026 026/ 人偽則矜。 028/ 人賤則諱。 030/ 人困則亂。 032/ 媚上者欺。035/ 棄友者奸。 038/ 絕親者禍。 041/ 人善勿患讒也。 043/ 人非善變,乃不識也。 045/ 人非好惡,乃欲多也。 047/ 怨不及慎矣。 觀心卷三 049 049/ 志異弗謀也。 051/ 人忌言廢也。 053/ 君子重諾,其心蕩蕩。055/ 小人背信,其心暗暗。 057/ 見心知品也。 060/ 善言未必善報。明世卷一 001
001/ 不明世,言必失。 004/ 物難盡,辭勿滿。 007/ 舌利非強也。
010/ 君子不進讒。 012/ 小人不進忠。 015/ 心予君子,莫予小人。
017/ 人不可盡信。 019/ 言不可盡獻。 021/ 功非言成,成乃實也。
024/ 人非言親,親乃行也。
鑒人卷二 026
026/ 人偽則矜。 028/ 人賤則諱。 030/ 人困則亂。 032/ 媚上者欺。
035/ 棄友者奸。 038/ 絕親者禍。 041/ 人善勿患讒也。 043/ 人非善
變,乃不識也。 045/ 人非好惡,乃欲多也。 047/ 怨不及慎矣。
觀心卷三 049
049/ 志異弗謀也。 051/ 人忌言廢也。 053/ 君子重諾,其心蕩蕩。
055/ 小人背信,其心暗暗。 057/ 見心知品也。 060/ 善言未必善報。
062/ 誑語未必人厭。 065/ 上意乃定也。 067/ 智者必重禮焉。
069/ 賢者必助人焉。
諫上卷四 071
071/ 不敬上,無以諫也。 073/ 少才識,無以動也。 075/ 言盡述,無
以寵也。 078/ 上明則下直。 080/ 上昏則下惑。 082/ 上虐則下諾。
084/ 事不攬功。 086/ 人不揭私。 088/ 過不護己。 090/ 正而懾上焉。
誡下卷五 093
093/ 惠人勿虛。 096/ 懲人必實。 099/ 謙以求賢。 101/ 靜以應變。
103/ 傲者抑之。 105/ 佞者遠之。 107/ 智者依之。 110/ 庸者詰之。
112/ 眷人,人眷也。 114/ 苛人,人苛也。
說人卷六 116
116/ 君子不發(fā)危言。 118/ 小人不道真語。 121/ 說人先說己焉。
123/ 言與智者,晦也。 125/ 言與愚者,明也。 128/ 言與敵者,詐也。
130/ 往勿論,來可期也。 132/ 事勿責,理必知也。
詭辯卷七 134
134/ 道以直焉。 137/ 術以詭焉。 139/ 上必稱義。 142/ 下必言忠。
144/ 強必表善。 147/ 弱必顯勇。 150/ 未定之事少言。 153/ 難言之
秘勿測。 156/ 大處惟爭。 159/ 小處惟讓矣。
默言卷八 161
161/ 智者不以言能。 164/ 賢者不以名重。 166/ 惡者不以誡止。
168/ 庸不納忠。 170/ 明不容奸。 173/ 良言易污。 176/ 心善易傷。
179/ 專權者上也。 181/ 保身者下也。 183/ 上下難交心矣。
展開全部
諫學 作者簡介
—著者—王旦,字子明,北宋初年政治家、名臣,位列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為人忠厚節(jié)儉,知人善任,明達治體,善于化解政治糾紛。掌權十八載,任相十二年,以務實安靜為行政風格,深得真宗信賴。去世后獲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謚號“文貞”,后避仁宗諱改為“文正”。配享真宗廟庭,仁宗題其碑首為“全德元老”。
—評者—龍翔,當代暢銷書作家、編劇、資深媒體策劃人。其作品涉及文學、藝術、中國傳統(tǒng)哲學等領域,特別是在中國人傳統(tǒng)的為人處世之道上見解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