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江南:中國文雅的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91264
- 條形碼:9787214291264 ; 978-7-214-29126-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南:中國文雅的源流 本書特色
作者從“文化”入手,對江南的“雅文化”作了深度描摹,通過重新審視江南文化逐漸占據優勢的過程,形象地展陳了江南風雅文化的魅力。全書內容豐富,涉及學術、藝術到社會乃至今日華僑之濫觴各個方面,涵蓋了江南人在多個領域的活動。頗有意思的是,作者將狹義江南之外的福建與江南的代表城市蘇州作為對照組,從而使江南文化的復合性更為凸顯。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首席顧問 范金民 看見中國史上“南”的豐富性。
江南:中國文雅的源流 內容簡介
“江南”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它也是富庶、秀美、歡樂的代名詞。那句著名的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正說明了古人對江南的向往。從南宋到明末,江南在科舉、學術、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逐漸領先,并對整個中國乃至東亞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江南文化是如何逐漸在中國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江南的地域特質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本書基于豐富的史料和細致的分析,通過書畫古董熱潮的興起、出版業的蓬勃發展、朱子學的興盛、通鑒家族的繁衍、應對不斷出現的外敵、南人向外的活動等方面,向我們深入淺出地解說了以上問題,揭示了醇厚又綺靡的都市文化所孕育出的中國史上“南”的豐富性。
江南:中國文雅的源流 目錄
江南:中國文雅的源流 作者簡介
中砂明德(1961—),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早期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世的文化、軍事史,后研究興趣轉向16—19世紀耶穌會士在華活動等中西交流史方向。本書以外著有《中國近世的福建人:士大夫與出版人》,發表過《耶穌會的遠東相關史料——“大發現的時代”與其后》《江南史的水脈》《士大夫規范的形成——南宋時代》《“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鳥瞰17世紀初法籍耶穌會士的世界傳教》等論文。 江彥,慶應義塾大學史學學士、京都大學歷史文化學碩士。研究方向為16—19世紀東亞范圍內的器物貿易、制茶工藝、飲茶方法的交流史。譯有《我與設計》。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