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從身體到態度:張云峰舞蹈創作談(北京舞蹈學院70周年校慶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6421
- 條形碼:9787503976421 ; 978-7-5039-764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身體到態度:張云峰舞蹈創作談(北京舞蹈學院70周年校慶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從身體到態度》收錄了30多篇張云峰與眾多青年舞蹈專家、舞蹈演員的訪談錄,其中涉及了舞蹈藝術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舞蹈編導的深入探討,以作品為基礎,總結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概括出了一套張云峰式的舞蹈創作范式,也就是先從身體到態度對舞蹈的內在進行前理解,再根據情感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終創作屬于舞者自己的藝術成果。本書涉及學科方法論,舞蹈美學,舞蹈教育,舞蹈實踐等,可作為相關專業的學習資料。
從身體到態度:張云峰舞蹈創作談(北京舞蹈學院70周年校慶系列叢書) 目錄
形象與靈感無處不在——《秋海棠》《風吟》《胭脂扣》中生活、素材與身體的捕捉
《胭脂扣》中“演員特質”對動作語言性構建的意義
從《棋魂》《絲竹音畫》到身體技術之談
失去本色,舞蹈生命將不存在——《推敲》與本我對話
《聊齋話三 》:演員本身就是創作的素材
《竹夢》:形與象
從《商鼎》中看古典舞美學的當代構建
《問君何時歸》:為“我”所用的技術
從本體到狀態,不舞蹈的舞蹈——《再別康橋》與青春的對視
以多元立體的思維去創編,以大“一”的視角去看世界——談《胡旋女》《昭君淚》的創作
家鄉,創作之路的源泉——談《方圓》《外婆灣》《嫁給大海的女人》創作
“鄉土情懷”的詩意書寫——從《田野》到《城南舊事》
《月滿春江》:好的創作即是教育
《紅豆》《勾踐》:與演員共生
《在水一方》:基于“環境制造”的舞蹈語言編織
《梅娘》:形象的誕生從編導心中的一幅“素描”開始
《相逢》《守望》《霓裳夢》:立體主義的舞蹈創造
從《美人歸》中看舞蹈創作中形象構建的價值取向
《烽煙滾滾》:“角色轉換”手法對舞蹈心理空間的構建路徑與意義
《天涯共此時》:在“雅”與“俗”的辯證中和解了藝術與生活
《等你》:風格不是情緒,是身體素材的放置
《紅色戀人》:“二革結合”的時代性探索
《花落知多少》《紅色戀情》等獨舞、雙人舞作品引發的創作問題與思考
《兵·作品一號》:限制條件下的舞蹈編創
《土樓后生》《橘子紅了》《中元夜來香》:靈感的綜合,讓身體直抵文化
《宴》與《故國》:舞臺空間與符號語言
《 深的夜, 亮的燈》:創作觀念的認知重塑
《花環》:經驗的遞進,鏈接之打破傳統
《春秋行》:從本體出發探索舞蹈的魅力
春秋往日,思創不息;春意梵音,浪潮不止——從《春秋行》與《春之祭》中展開文化想象
《子夜四時歌》:文學的擬作、結構的切入、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張力美學
《達來的火車》:創作是對生命的延展
心相在前與結構的切入——《瑞鶴圖》創作中的對象確立與關系建構
《南僑機工》:舞劇創作中的空間處理
《美的化成·婷生妙玉》:空間 的生命語言
后記
展開全部
從身體到態度:張云峰舞蹈創作談(北京舞蹈學院70周年校慶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張云峰,男,1972年出生,全國著名青年舞蹈編導,碩士學位,福建人,現任教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張云峰在學習期間和畢業后創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其創作的舞蹈作品曾多次獲得“桃李杯”“荷花杯”等舞蹈比賽大獎,代表作有《秋海棠》《風吟》《胭脂扣》《紅色戀人》《棋魂》《竹夢》《走向我的海市蜃樓》《夜剎玄武》《問君何時歸》《煙雨西吟》等幾十部作品。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