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演劇儀式與文化社會:中國現代戲劇節史論(1938-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8991
- 條形碼:9787100238991 ; 978-7-100-2389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劇儀式與文化社會:中國現代戲劇節史論(1938-1949) 本書特色
1.本書作者在爬梳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細致梳理1938—1949年的現代戲劇節的歷史,以期探討演劇與社會絲絲入扣的關系。2.追本溯源,書寫中國現代戲劇節的初創歷程,對當下的戲劇節發展以啟示和思索。3.小開本,方便閱讀;裝幀設計雅致簡單。
演劇儀式與文化社會:中國現代戲劇節史論(1938-1949) 內容簡介
中國戲劇文化源遠流長,但確定戲劇為一個節日以示慶祝則遙遙無期,因而無論是戲曲、話劇、歌劇的表演人,還是民眾對戲劇節都是陌生的。隨著新文化運動將戲劇逐步納入主流文化范疇,戲劇開始參與社會文化事務,擁有自己的節日亦成為可能。戲劇節是現代戲劇發展過程中非常特殊的產物,戲劇節對戲劇作品的依附性低,不以單個作品或某一劇人的成敗而建立或取消,且與政治權力之間過從甚密,這是戲劇發展史中較為少見的現象。本書在勾稽大量戲劇演出史研究史料的基礎上,分六章討論1938至1949年的中國現代戲劇節從1937年擬辦、1938年初創到1949年謝幕的歷程。本書著力探討十二年戲劇節舉辦的歷程中,戲劇節象征意味的儀式與政治力量的角力,及隱含其間的戲劇節的多重意義,在厘清了現代戲劇節中的隱晦之處時為現代文學制度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演劇儀式與文化社會:中國現代戲劇節史論(1938-1949) 目錄
演劇儀式與文化社會:中國現代戲劇節史論(1938-1949) 作者簡介
梅琳,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戰時文學研究。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重慶市社科項目3項,在《現代中文學刊》《戲劇藝術》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