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法教程(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92633
- 條形碼:9787519792633 ; 978-7-5197-926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法教程(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系統地闡述了我國環境法的基本概念、特征、體系、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污染防治法、自然保護法、物質循環管理法、環境責任和國際環境法等內容,是一本內容全面、資料新穎的環境法教材。本書第二版在內容上更突出思政性、及時性、實用性和啟發性:注重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指引,力求準確闡釋有關環境政策和精神;注重以2014年《環境保護法》修訂后形成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為基礎,及時、精準地更新相關立法規定,并補充*新的研究成果;注重法條闡釋與案例適用,以新出臺或者新修訂的法條為基礎,更新案例及評析,專設案例目錄;每章設置思政與知識要點、制度梳理、典型案例評析、思考問題等,增強啟發性。本書既適于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課堂教學,也可成為實務工作者及社會讀者的有效參考。
環境法教程(第二版) 目錄
環境法教程(第二版) 作者簡介
羅麗,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生態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代表性著作有《中日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比較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民法學》(副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新訂物權法 我妻榮民法講義Ⅱ》(譯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共同侵權行為法論》(譯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代表性論文有《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構問題與解決對策》(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3期)、《論我國環境法法典化中的若干問題》(載《清華法學》2023年第4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關系實證研究》(載《法律適用》2020年第4期)等。 胡靜,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代表性著作有《環境法的正當性與制度選擇》(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版)、《流域跨界污染糾紛調處機制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代表性論文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停止侵害責任適用研究》(載《中國法學》2024年第1期)、《比較法視野下生態環境損害救濟的行政主導實質及其啟示》(載《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3期)、《環境權的規范效力:可訴性和具體化》(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5期)等。 鄧海峰,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法律談判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法協會(ILA)綠色投資與可持續貿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專家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首都法律專家庫入選專家。研究方向:環境法、自然資源法、能源法。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