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歷史、實踐與過程:馬克思與懷特海思想的共通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415551
- 條形碼:9787576415551 ; 978-7-5764-15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實踐與過程:馬克思與懷特海思想的共通性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與懷特海思想的共通性為研究對象,除了引言“前提批判——馬克思與懷特海的聚合”和結語“共通與殊異”外,共分為六章。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回歸現實世界的哲學——現代實踐哲學與過程-經驗形而上學的契合;二是拯救辯證——歷史-實踐辯證法與過程-關系辯證法的超越;三是解構與建構——新唯物主義和新宇宙論重建的基礎、原則及共同體關涉;四是對自然與生命的關切——機體思想與有機哲學的宇宙情懷;五是在場的他者——馬克思與懷特海哲學的他者之維;六是理論旨趣: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的張力。從而旨在闡明:馬克思與懷特海批判傳統主客二元論的抽象理性主義哲學和實體論形而上學,都把哲學目光投向現實世界,創造性地拯救黑格爾辯證法,凸顯了歷史、實踐與過程的總體性思維方式,確立起有機論、整體論和關系論立場,把抽象的主體性原則轉換為具體的主體性原則,基于感性活動論強調具體主體的感性活動、經驗及其所建構的一切屬我之內在關系對于理解個體與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并在發展論、文明論意義上考察生命、他者、環境和共同體問題,發現歷史規律與宇宙演化的數學形式,為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和解以及擺脫現代性急難、構建生態文明提供了理論支撐,也使他們的思想具有諸多共通性。按照在殊異中看共通又在共通中辨殊異的原則,返回到他們思想的源頭,運用對比分析,一方面揭示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繼承和超越,創立新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與唯物辯證法——歷史-實踐辯證法,旨在改變世界、回答人類解放何以可能;另一方面闡明懷特海對萊布尼茨單子論有機宇宙觀的跟隨與發展,在過程-關系辯證法下建構新有機宇宙觀,重建解釋世界的宇宙論形而上學,仍未徹底逃脫西方哲學“主導問題”的羈絆。從而,彰顯馬克思較之于懷特海思想的時代性、實踐性與革命性。
歷史、實踐與過程:馬克思與懷特海思想的共通性 目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