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9146
- 條形碼:9787500179146 ; 978-7-5001-791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本書特色
1. 日常的情景,輕松又溫情的對話,讓小讀者也能有機會談論和思考生命中的失去。 死亡這種沉重的話題好像很難被提及,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不知該如何開口,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在公園里,爺孫倆就毛毛蟲展開了他們對“死亡和生命”的探討。 2. 書中對死亡采取不回避、不弱化的態度,既正視事實又包容不同觀點。 爺爺提到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這一重要觀點,生命教育也成成為了人生的必修課。克里斯蒂安提出了自己對“死亡”的好奇,爺爺也真實、坦率地回應了他的疑問,并向孩子坦言了自己的顧慮和心愿,這種不敷衍的態度,為家長做了很好的表率。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內容簡介
故事從公園里的一條毛毛蟲開始,通過發生在祖孫兩人之間的一場生動開放的對話,探討了生命和死亡的哲學課題。對話涉及了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比如“你害怕死亡嗎?”“臨死之前你還想做什么?”也探討了更深入的哲學問題,比如“為什么我們會死?”“死后會怎樣?”等等。面對克里斯欽的提問,爺爺以智慧和幽默的態度予以回應,有時則坦承他其實還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在一問一答之中,他們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激蕩出更多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在消化后融合出了一個彼此滿足的答案。祖孫倆對話中自然流動的情感、直白單純的提問、具體易懂的美麗比喻,搭配繪者溫暖的圖畫,讓這本書在談論起死亡時,顯得輕柔又平易近人。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作者簡介
皮姆·范·赫斯特 (Pimm van Hest)荷蘭童書作家,曾經擔任國小教師,后返校攻讀心理學,在那段期間結識目前的伴侶并共同領養一個美麗的女兒茉伊拉,她是他們人生中的陽光。在童書創作上,皮姆喜歡處理根本與敏感的主題。作品已譯成多國語言。在大穎出版過的中譯作品有《我不敢說,我怕被罵》、《謝謝你陪伴我這么久》、《請你告訴我情緒是什么?》。 麗莎布蘭登伯格(Lisa Brandenburg)荷蘭獨立插畫家,受過鹿特丹威廉德庫寧學院完整的插畫訓練,合作對象除了荷蘭也遍及國際,有廣泛的藝術興趣與社會關懷,喜愛工作上的挑戰與多元,靈感往往來自家庭日常生活、大自然、美麗的書籍、電影、音樂跟視覺藝術。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