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4120
- 條形碼:9787555904120 ; 978-7-5559-0412-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本書特色
關于王陽明,人們可能*關心的幾個問題是:知和行如何做到統一?在物欲橫流的喧囂紅塵,致良知又如何成為可能?帶著這些疑問,在六年多的時間里,本書作者翻遍了所有能查閱的王陽明資料,并行程兩萬五千里實地考察了王陽明的足跡,采訪了諸多陽明學專家學者,試圖從小說的視角注解王陽明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
從世俗的角度講,王陽明也許無法成就秦皇漢武那樣的事功,但是對于時間來說,俱往矣!歷萬載而不朽的唯有思想的光輝——陽明學,它就像宇宙之光,自誕生之刻起,便永存于天地間,氣化流行,生生不息。
中國讀書人,自古至今都有三個永恒的人生目標:立德、立功、立言。中國歷史幾千年,只有兩個人真正做到了這三項,并為世人視為“圣賢”。這兩個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
在明代,思想大流變的時候,陽明先生樹起了“心學”旗幟,并用響當當的事功,證明了所言不虛。其影響無遠弗屆。
知行合一,我心良知。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內容簡介
明代大智者王陽明的一生,是追求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成功運用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學做圣賢的一生,是成就圣賢的一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
長篇歷史傳記小說《王陽明》全書約108萬字,分《學做圣賢》《龍場悟道》和《我心良知》三部,從王陽明在浙江余姚出生寫起,以其五十八歲在江西大余青龍鋪逝世為終。全書依據王陽明親傳弟子錢德洪等人編排的王陽明年譜,依照《王陽明全集》所提供的詩賦、奏疏、文章等資料,參照多種史籍以及各種研究資料,結合作者的儒學和佛學修行實踐,以求學人生大智慧和運用人生大智慧為核心,力圖描述作為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的王陽明的一生。
**部《學做圣賢》,描述了少年王陽明的各處求學,青年王陽明的格竹得病、浚縣出差、刑部監獄陋習改革,壯年王陽明的諫君入獄等;
第二部《龍場悟道》,描述了王陽明龍場悟道、廬陵知縣生涯,及其與北京僚友之間的講學、滁州做太仆寺少卿時的收徒講學、南京做鴻臚寺卿時的宣講心學等在官場江湖的經歷。
第三部《我心良知》,描述了王陽明在良知光明的指引下,剿匪平叛屢立奇功、興教易俗仁政安民的大智慧人生。比如南贛剿匪屢出奇謀,南昌平叛心兵百萬,尤其是人生暮年,借力使力,百日之內,平定了廣西八寨和斷藤峽兩處百年匪巢。在贛州,《傳習錄》成書;在南昌,良知學說成熟;在紹興,宣講良知學說,良知學說傳揚天下。
明代大智者王陽明的一生,是追求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成功運用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學做圣賢的一生,是成就圣賢的一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
長篇歷史傳記小說《王陽明》全書約108萬字,分《學做圣賢》《龍場悟道》和《我心良知》三部,從王陽明在浙江余姚出生寫起,以其五十八歲在江西大余青龍鋪逝世為終。全書依據王陽明親傳弟子錢德洪等人編排的王陽明年譜,依照《王陽明全集》所提供的詩賦、奏疏、文章等資料,參照多種史籍以及各種研究資料,結合作者的儒學和佛學修行實踐,以求學人生大智慧和運用人生大智慧為核心,力圖描述作為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的王陽明的一生。
**部《學做圣賢》,描述了少年王陽明的各處求學,青年王陽明的格竹得病、浚縣出差、刑部監獄陋習改革,壯年王陽明的諫君入獄等;
第二部《龍場悟道》,描述了王陽明龍場悟道、廬陵知縣生涯,及其與北京僚友之間的講學、滁州做太仆寺少卿時的收徒講學、南京做鴻臚寺卿時的宣講心學等在官場江湖的經歷。
第三部《我心良知》,描述了王陽明在良知光明的指引下,剿匪平叛屢立奇功、興教易俗仁政安民的大智慧人生。比如南贛剿匪屢出奇謀,南昌平叛心兵百萬,尤其是人生暮年,借力使力,百日之內,平定了廣西八寨和斷藤峽兩處百年匪巢。在贛州,《傳習錄》成書;在南昌,良知學說成熟;在紹興,宣講良知學說,良知學說傳揚天下。
全書依據情節需要,穿插有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識仁篇》《定性書》《道德經》等經典的講解,對儒家的核心“仁”字,對道家的天人合一,對佛家的“空”,有實修體驗性的描述。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目錄
**部:學做圣賢
序幕:余姚風水詩書傳家
**章貴人語遲五歲開言
第二章八歲開蒙師從陸恒
第三章金山寺下詩驚四座
第四章訂婚北京求學圣賢
第五章少年俠士塞北考察
第六章新郎十七完婚南昌
第七章拜謁婁諒學做圣賢
第八章準備鄉試杭州中舉
第九章格竹致病會試暈考
第十章無意圣學用心科舉
第十一章考場逞能再次落第
第十二章枯坐三年研究邊患
第十三章會試風波屈居二甲
第十四章工部見習督造伯墳
第十五章見習官員首上奏疏
第十六章刑部主事江北斷案
第十七章九華圣地訪道問僧
第十八章京師才子爭名鳴高
第十九章宛委山中陽明洞天
第二十章再游西湖重訪寺院
第二十一章主考山東選舉德才
第二十二章遇湛若水定交終生
第二十三章弘治托孤太監密謀
第二十四章正德上位紊亂朝綱
第二十五章九卿廷議誓殺八虎
第二十六章奏疏諫君招禍入獄
第二十七章威逼利誘生死抉擇
第二十八章貶謫貴州七千里外
第二十九章疑兵迷陣錢塘脫險
第三十章避禍逃難巧遇貴人
第三十一章藏身武進見賢思齊
第三十二章武夷山中再遇道長
第三十三章南京探親父子團聚
第三十四章正式收徒三個弟子
第三十五章離別親人謫旅宦游
第三十六章貴州城內拜訪毛科
第三十七章龍場驛站一片廢墟
第三十八章開荒種地土中刨食
第三十九章學做仆人照顧病友
第二部:龍場悟道
第四十章古洞玩易易道有方
第四十一章靜以養氣誠以安心
第四十二章功夫做足龍場悟道
第四十三章格物致知迎刃而解
第四十四章遷龍崗山得陽明洞
第四十五章山洞蒙學書聲瑯瑯
第四十六章君子亭下小人囂張
第四十七章龍崗書院圣賢學堂
第四十八章巡按御史來做說客
第四十九章龍崗開講入門學問
第五十章安氏問計陽明勸善
第五十一章驛站恢復象祠重修
第五十二章知行合一三顧茅廬
第五十三章修書一封智平苗亂
第五十四章離別貴州講學辰州
第五十五章廬陵赴任先拜城隍
第五十六章鎮守太監逼征葛布
第五十七章到任伊始查問稅糧
第五十八章體恤民困拒征葛布
第五十九章府學秀才貪占風水
第六十章老人勸諭調解坊里
第六十一章施政半年初顯成效
第六十二章京師故地詩友相聚
第六十三章老友相逢坐而論道
第六十四章結交黃綰三人會講
第六十五章長官拜師下級收徒
第六十六章弟子赴任臨行請益
第六十七章靜坐空談受人譏諷
第六十八章道德學會人各西東
第六十九章結伴南下講說《大學》
第七十章陽明學問命名心學
第七十一章滁州上任太仆少卿
第七十二章滁州弟子陸續拜門
第七十三章山水課堂幽谷歌聲
第七十四章鴻臚寺內弟子廣進
第七十五章陽明夫子宣說心學
第七十六章拜訪湛母送行三弟
第七十七章天降大雪人遭誹謗
第七十八章南京餞行紹興辭行
第七十九章南贛赴任南昌拜客
第八十章虛張聲勢嚇退土匪
第八十一章贛州開府會商匪情
第八十二章大小校場檢閱軍兵
第八十三章十家牌法防堵奸邪
第八十四章疏通鹽法調整商稅
第八十五章巡察汀漳靠前指揮
第八十六章明言撤軍暗捕戰機
第八十七章子夜突襲剪滅慣匪
第八十八章平和設縣上杭祈雨
第八十九章總結初戰申請令牌
第九十章保護夏收六月掃蕩
第九十一章籌備圍剿提督軍務
第九十二章仁心喊話告諭浰頭
第九十三章南安誓師鋼鐵軍紀
第九十四章疑兵驚敵計破橫水
第九十五章重兵壓境說客促降
第九十六章兩撥賊首戰降難定
第九十七章掃蕩桶岡賊王落網
第九十八章制造冤獄麻痹浰頭
第三部:我心良知
第九十九章勸誘賊王走拜贛州
**百章賊王進城衙門磕頭
**百〇一章擺鴻門宴擒池仲容
**百〇二章扮賊捉賊剪滅悍賊
**百〇三章山洞小住縣學勸俗
**百〇四章癡心弟子胡子學生
**百〇五章書院說教培訓師資
**百〇六章著《修道說》刻《傳習錄》
**百〇七章《鄉約》自律仁施民生
**百〇八章寧王密使贛州拉攏
**百〇九章心學弟子周旋王府
**百一十章官府捕賊王府養盜
**百一十一章正德驚醒駙馬問責
**百一十二章繞道北上赴閩公干
**百一十三章拘押百官寧王反朝
**百一十四章豐城遇險祈禱北風
**百一十五章夜宿臨江判賊動向
**百一十六章心兵百萬嚇阻叛王
**百一十七章叛王起疑龜縮南昌
**百一十八章留駐吉安上疏告變
**百一十九章天下盡反我輩盡忠
**百二十章八旬忠臣閨門烈婦
**百二十一章豐城會議部署戰略
**百二十二章市汊誓師激勵人心
**百二十三章攻占南昌預備木牌
**百二十四章安慶解圍回救南昌
**百二十五章生擒叛王殲滅叛軍
**百二十六章君臣貪功將軍出征
**百二十七章忠心仁政不聽亂命
**百二十八章闖門拜訪感動張永
**百二十九章愁別西湖淚灑京口
**百三十章以德報怨委曲求全
**百三十一章以智報怨挫損兇焰
**百三十二章不白之冤無緣申訴
**百三十三章重登九華再坐東崖
**百三十四章戶部追糧贛江水患
**百三十五章通天巖前揭示良知
**百三十六章良知人少舊知勢眾
**百三十七章告別江西回歸家鄉
**百三十八章余姚收徒七十四人
**百三十九章榮封伯爵老父壽終
**百四十章誹謗再起智者不辯
**百四十一章會試考題污蔑新學
**百四十二章計收王畿浪蕩書生
**百四十三章知府弟子問學問政
**百四十四章稽山書院略說五經
**百四十五章老妻臨終介紹新婦
**百四十六章良知助考打蛇七寸
**百四十七章心地無私滿街圣人
**百四十八章天泉證道四句教言
**百四十九章江西道上沿途講學
**百五十章一路走訪贛州調研
**百五十一章梧州開府策劃和解
**百五十二章橫州會議策劃和平
**百五十三章和平使者傳遞和聲
**百五十四章恩威并用思田和解
**百五十五章敷文書院傳布良知
**百五十六章秀才師徒哭訴血債
**百五十七章明處講學暗中謀兵
**百五十八章借力使力剿滅頑匪
**百五十九章謁伏波廟重溫舊夢
**百六十章青龍鋪畔落幕人生
附錄主要參考書目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相關資料
百一十四章 豐城遇險 祈禱北風
六月十五午時,王陽明的船來到南昌府境內的豐城縣,離南昌城也就百兒八十里地。飄揚著“提督南贛等處地方軍務都御史王”官旗的官船駛近豐城城西劍江驛站,早有驛卒報于驛丞翁榮,翁榮已迎候在碼頭邊。船一泊岸,翁榮移步進入官船,在船舷瞭望的蕭庾引著翁榮進入船艙。王陽明當過驛丞,對驛丞向來友好,在南贛剿匪戰爭中,他曾特意選調貶謫到廣東的兩位驛丞參加指揮剿匪戰斗。
翁榮行禮畢,王陽明笑瞇瞇地問道:“翁驛丞,看你一臉驚慌,所為何事?”
翁榮躬身站在一邊,答道:“回稟王中丞,省城生變,傳聞寧藩反叛朝廷,已經殺害都御史孫中丞和許副憲,三司衙門各官被拘禁在王府。沿江南下的都是逃難的。如今豐城城里人心惶惶,下官盡管不安,也不敢擅離職守。”
王陽明聞言心中一驚,但他馬上就鎮定下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怎么應對?消息可靠不可靠?有了確切消息,才好隨機應變。王陽明安慰翁榮道:“翁驛丞,你能臨變不亂,足見忠于職守。你派人速去叫來豐城知縣,就說本院有請。”
王陽明被翁榮請到了驛丞衙門稍事歇息,等待豐城縣知縣。豐城知縣顧佖聽說南贛巡撫王陽明到了豐城,他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落水人,看到了救命稻草。江西省三司衙門官員全軍覆沒,南昌府知府鄭獻早被朱宸濠誣陷關入大牢,這樣的局面,把顧佖一個七品知縣變成了沒娘的孤兒。面對未知的命運,他真是有些迷茫。現在好了!王陽明是個能人,他剿匪連戰連捷的事跡早就傳遍了贛江沿岸。顧佖策馬而來,到了驛丞衙門,滾鞍下馬,疾步來見王陽明。
顧佖,南直隸吳縣人,出身軍籍,正德九年以四川蜀王府儀衛司的一個校尉身份考中進士,十二年底被分派到豐城做知縣,還是個官場上的新手。見了王陽明顧佖熱淚盈眶,哽咽著說道:“王中丞,您、您來了,就好了!”
王陽明和顏悅色地說道:“顧縣侯,不要怕!邪不壓正,朝廷有上百萬大軍,天下多有像你一樣的忠貞之士,豈能容一個藩王肆意橫行!南贛數萬名久經沙場的精兵強將,順流而下,也就十來天的時間。現在關鍵是摸清情況。你把了解的情況詳細說一說。”
顧佖介紹完情況,后說道:“王中丞,現在面臨兩個困境:一是叛軍一旦南下,小小的豐城危若累卵,不堪一擊;二是城里人心惶惶,窮富人家都在逃難。王中丞,下官盼著您給下官、給老百姓做主心骨!”
百一十四章 豐城遇險 祈禱北風
六月十五午時,王陽明的船來到南昌府境內的豐城縣,離南昌城也就百兒八十里地。飄揚著“提督南贛等處地方軍務都御史王”官旗的官船駛近豐城城西劍江驛站,早有驛卒報于驛丞翁榮,翁榮已迎候在碼頭邊。船一泊岸,翁榮移步進入官船,在船舷瞭望的蕭庾引著翁榮進入船艙。王陽明當過驛丞,對驛丞向來友好,在南贛剿匪戰爭中,他曾特意選調貶謫到廣東的兩位驛丞參加指揮剿匪戰斗。
翁榮行禮畢,王陽明笑瞇瞇地問道:“翁驛丞,看你一臉驚慌,所為何事?”
翁榮躬身站在一邊,答道:“回稟王中丞,省城生變,傳聞寧藩反叛朝廷,已經殺害都御史孫中丞和許副憲,三司衙門各官被拘禁在王府。沿江南下的都是逃難的。如今豐城城里人心惶惶,下官盡管不安,也不敢擅離職守。”
王陽明聞言心中一驚,但他馬上就鎮定下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怎么應對?消息可靠不可靠?有了確切消息,才好隨機應變。王陽明安慰翁榮道:“翁驛丞,你能臨變不亂,足見忠于職守。你派人速去叫來豐城知縣,就說本院有請。”
王陽明被翁榮請到了驛丞衙門稍事歇息,等待豐城縣知縣。豐城知縣顧佖聽說南贛巡撫王陽明到了豐城,他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落水人,看到了救命稻草。江西省三司衙門官員全軍覆沒,南昌府知府鄭獻早被朱宸濠誣陷關入大牢,這樣的局面,把顧佖一個七品知縣變成了沒娘的孤兒。面對未知的命運,他真是有些迷茫。現在好了!王陽明是個能人,他剿匪連戰連捷的事跡早就傳遍了贛江沿岸。顧佖策馬而來,到了驛丞衙門,滾鞍下馬,疾步來見王陽明。
顧佖,南直隸吳縣人,出身軍籍,正德九年以四川蜀王府儀衛司的一個校尉身份考中進士,十二年底被分派到豐城做知縣,還是個官場上的新手。見了王陽明顧佖熱淚盈眶,哽咽著說道:“王中丞,您、您來了,就好了!”
王陽明和顏悅色地說道:“顧縣侯,不要怕!邪不壓正,朝廷有上百萬大軍,天下多有像你一樣的忠貞之士,豈能容一個藩王肆意橫行!南贛數萬名久經沙場的精兵強將,順流而下,也就十來天的時間。現在關鍵是摸清情況。你把了解的情況詳細說一說。”
顧佖介紹完情況,后說道:“王中丞,現在面臨兩個困境:一是叛軍一旦南下,小小的豐城危若累卵,不堪一擊;二是城里人心惶惶,窮富人家都在逃難。王中丞,下官盼著您給下官、給老百姓做主心骨!”
聽了顧佖的介紹,王陽明安慰道:“顧縣侯,朱宸濠的目標是南京,是北京,豐城離南昌雖然很近,并不是他的進攻目標。你目前的任務有三個,一是做好城防,不能有絲毫疏忽。做好城防,就不怕圍城,就能坐以待援。二是沿江與縣城四周,多豎兵旗,多張疑兵,迷惑叛軍。三是穩定人心,對蠱惑人心者,決不能手軟,切記,人心穩,則城防穩。本院奉命前往福建戡亂,雖然沒有南昌平叛的使命,但是本院負有提督軍務的圣命,有朝廷授予的調集軍隊的令旗和令牌,對緊急賊情有便宜行事的職責。反叛朝廷,大逆不道,本院豈能坐視不管!只是豐城城內地方狹窄,不便于集兵,你先小心應對,本院一旦召集來軍隊,發支兵,必定是增援豐城,協助防守。顧縣侯、翁驛丞,準備船只,本院馬上南下,組建勤王軍隊。”
顧佖磕頭請求道:“王中丞,下官盼著您來解救豐城合城性命呀!”
王陽明鄭重應道:“顧縣侯,本院答應你!”
王陽明的官船向南逆流而上。船行十五里,到黃土腦地界。一直在船尾警戒的龍光和蕭庾向北望,看到滿江飄揚著五色彩旗,隱約可以聽到軍人的吶喊聲。兩岸都是向南逃難的人流。從逃難的人流中,不時傳來紛雜的吆喝聲:“叛軍追來了,快跑呀!”“別牽豬了,逃命要緊呀!”……岸邊牽拉官船的纖夫一哄而散,官船在水流的沖擊下,打橫在江心,并緩緩地順流向北滑去。
蕭庾進入船艙,向王陽明稟報。
王陽明聽后,沉吟著,看著雷濟。雷濟建議道:“王都堂,如今江西無主,您就是平叛的主心骨呀!江西不能沒有您呀!”
龍光進來說道:“王都堂,遠處河汊里有條漁船,還是條撐帆的漁船。我們換漁船吧。”
蕭庾說道:“可惜漁船太小,坐不了幾個人。”
龍光說道:“王都堂和夫人、公子先走吧,我們留下來再想辦法。”
這時,夫人諸翠過來打聽情況,站在旁邊聽大家說話。
王陽明問道:“小漁船到底能坐幾個人?”
蕭庾說道:“三五個人的樣子!”
王陽明果斷地說道:“蕭庾和雷濟跟本院先走。龍光、黃表陪夫人、公子和家人再想辦法。”
諸翠取下艙壁上掛著的寶劍,擎在手里,對王陽明說道:“先生不必操心妾身,事急有寶劍在。只要先生能走!”
龍光說道:“王都堂只管走吧!小人一定拼死保護夫人和公子。”
王陽明看著諸翠,默默地點點頭,對龍光說:“你們上岸,疏散到村子里去。”
幾個人收拾起貴重行李,雷濟拎著官印、令旗、令牌,匆匆棄船上岸,一溜兒小跑,來到靠在河汊邊的小漁船跟前,一個三十多歲的漁夫正在岸邊收拾漁網。
雷濟說道:“船家,快送我們去樟樹鎮,船錢你要多少給多少。”
漁夫打量過三個人后,手搭涼棚往遠處眺望,然后,他把一只巴掌搭在耳朵邊,仔細地聽聽,然后道:“官家,再多的船錢買不來一條賤命。這里都聽說了,南昌城里王爺反朝了,見人就殺,你們沒看見嗎,我魚都不打了,你聽聽,你看看,王爺的軍隊馬上就要殺過來了。你們拉船的都跑光了,我這也要跑呀!要找船,你們去別處吧!”
漁夫說著,忙著自己手里的活計。
雷濟四下里看看,哪里還有船的影子,只有那艘正順著水流往北蕩去的官船。雷濟央求道:“船家,這里再沒有別的船了。”
漁夫頭也不抬說道:“等嘛!贛江里從來不缺船。”
蕭庾一直在一旁護衛著王陽明,他邊警惕地觀察著周圍,邊聽著對話。這時他走近前來,硬聲問道:“你去還是不去吧?一句話,痛快些!”
漁夫收拾完漁網,一步跨上小船,隨口應道:“不去!”說著就要離岸。
蕭庾掣出寶劍,一步跳到船上,站穩身子,把寶劍架到了漁夫的脖子上,問道:“后問你,去還是不去?”
漁夫硬著脖子,迸出兩個字:“不去!”
蕭庾手腕一抖,寶劍上提,漁夫的一只耳朵掉了下來。蕭庾再問:“去不去?”
漁夫一手捂住淌血的耳根,囁嚅道:“官家,這么沖的南風,你就是殺了我,船也走不了。”
王陽明一直站在岸邊默默地看著這場交涉。這時他面南而站,迎著呼呼的南風,心中默念道:“蒼天神靈,如果憐憫江西省數百萬生靈,允許我王守仁忠心報國,剿滅反賊,匡扶社稷,就請調轉北風,送我南下!”王陽明默念完畢,風向突然之間變了,呼呼的北風吹得雷濟身子一搖,雷濟身上的袍襟帶子一下子轉向南飛揚。雷濟對著河汊里颯颯地向南倒伏的蘆葦,歡喜道:“王都堂,風向變了,轉北風了!轉北風了!”
蕭庾提著寶劍,指著漁夫,厲聲說道:“北風!走不走?”
漁夫哆嗦著:“走走!天意讓去,小人不敢不去!”
已經黃昏了,蕭庾接扶王陽明、雷濟上船,漁夫扯起風帆,向著樟樹鎮方向前行。百一十五章夜宿臨江判賊動向
黃土腦離樟樹鎮二十四里。撐帆的漁船小且風急,不消半個時辰,王陽明、雷濟、蕭庾就到了樟樹鎮。樟樹鎮,是臨江府地界。此時,雖有十五的月色,叛軍的追兵也不敢冒險深入。蕭庾眼耳并用,仔細分辨,確認已經擺脫了追兵,大家才松了一口氣。雷濟重金打發了少了一只耳朵的船家。
樟樹鎮是個大碼頭,商業繁華,這里還有袁州衛軍的運糧碼頭和造船廠。雷濟拿出兵部公文,協調到一艘官船,乘著夜色向著四十里外的臨江府城航行。
當夜,離臨江府城很遠,他們就被巡江的臨江府哨船發現,被直接領路通過水門進入臨江城。知府戴德孺興奮地來迎王陽明一行。
“中丞大人王公值此危難之際駕臨臨江,無異于給臨江城送來了一顆定心丸。王中丞,一時倉促,察院行臺來不及打掃,不如您到府公館將就一晚,如何?”
王陽明一路逃難,現只覺疲乏難支,便道:“戴府臺,府公館很好!”
一行人來到府公館,戴德孺坐等王陽明洗漱吃飯。吃飯的間隙,心急的戴德孺說道:“王中丞,如今寧藩反叛,江西無主,下官雖有勤王之心,無奈官卑言輕。縱使我舉一府之力,對于蓄謀已久的叛王,也是杯水車薪。下官揣測,江西十三府,除了南昌,各府執事人都是這樣想的。十三府就缺少一位像您這樣功高望重的領頭人。王中丞,下官請求您留城調度,高舉義旗!不知王公意下如何?”
王陽明簡單吃罷飯,漱了漱口,這才打量起戴德孺。只見戴德孺年近不惑,身子稍稍有些發福,一張白凈的圓臉,蓄有小胡子。臨江向來富庶,這幾年這里很平靜,所轄只有四個縣,地界不大,需要知府發愁操心的事情不多,比起在南安和土匪周旋了十來年的季,戴德孺這知府當得簡直像休假,是養尊處優。王陽明在南贛剿匪時,為三省圍剿選調領兵官,調閱過十三府衙門各主官的履歷,因此知道戴德孺的情況:與自己是浙江老鄉,臺州臨海人,弘治十八年進士,在工部員外郎任上到蕪湖稅關監稅,因操行清廉,升任臨江知府。王陽明一臉嚴肅地對戴德孺說:“朝廷還不知江西的實情。但是,任誰面對亂臣賊子,都不會袖手旁觀。就職責來說,本院雖然只負責提督南贛等處地方軍務,但是路遭變亂,豈能坐視百姓遭難!好在本院持有朝廷的令旗令牌,有便宜處置緊急賊情的圣諭。戴府臺,臨江府城防情況如何?兵力如何?”
戴德孺道:“正德六年臨江城墻被瑞州華林山賊攻破后,土墻改筑磚包墻,周長十里余,高一丈四;護城壕寬一丈五、深一丈,城門十座。全城精兵五百九十八人,由一位同知督領;每座城門守兵三十五人,巡河哨船五艘,每船兵士十人。各縣有各縣的保甲民兵。南昌反叛消息傳來后,敝府立即采取了戒嚴措施。”
王陽明聽了戴德孺的介紹,心里有了清晰的決定,早在豐城劍江驛站向顧佖了解情況時,他就盤算著平叛興兵大本營的選址,他首先想到了吉安,這與他在廬陵當過知縣熟悉吉安有關系。聽了戴德孺的介紹,與臨江相比,吉安的城墻雄壯堅固,臨江城墻高一丈四,吉安高兩丈五,厚達一丈;吉安有兵,不說民兵,千戶所就有三個,分別是吉安所、安福所、永新所,此外還有贛州衛設置在龍泉的一個百戶所。臨江呢,境內沒有衛所,西鄰的袁州衛,實際操練的軍人只有三百二十七人,其他一千三百人是往淮安運糧的運軍。這些資料,在為三省圍剿選調兵力時,王陽明已經了然于胸。除此之外,吉安下轄九個縣,人力物力較為寬裕。還有,謀略籌劃和領兵打仗,吉安知府伍文定,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更關鍵的一點,臨江離南昌太近,籌集調度難以從容。王陽明心思已定,便對戴德孺說道:“戴府臺忠心勤王,本職也要忠義勤王,我們是同仇敵愾。正如戴府臺所說,寧藩蓄謀已久,窮兇極惡,僅有我們臨江和南贛現有兵力是不夠的,而且現有兵力也需要一個集結的時間;要共紓國難,有必要約會鄰近的湖廣、廣東、福建兵力,這都需要時間;還要盡快通報南直隸和南京,讓他們做好防備,更要上報朝廷,讓朝廷早早遣將發兵,這都需要時間。臨江離南昌太近,要從容籌劃,還是吉安為合適。”
戴德孺眼神中滿含失落,問道:“據您分析,叛軍會南下還是北出?”
王陽明說道:“叛軍中有通曉兵法的劉養正,他們會制定上中下三策:上策,乘虛而出,偷襲北京;中策,順流東下,直取南京;下策,固守南昌。上策,則天下危險了;中策,則大江南北就將陷入戰亂;下策,”王陽明平靜地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淡淡地笑了笑,“那還好應對。”
戴德孺點點頭,遲疑著說道:“按王公分析,南京、北京一旦疏于防備,就危險了。好還是能把叛軍留在南昌。那如何能阻留叛軍呢?”
王陽明再次捋了捋胡子,說道:“戴府臺說得對!得想辦法拖住叛軍。”王陽明說著,會心地笑了笑。
戴德孺看王陽明竟然還笑得出來,便問:“看來王中丞已經有了錦囊妙計?”
王陽明說道:“試一試吧,希望能拖住叛賊!”
戴德孺問道:“王中丞,敝府沒有經過戰陣,還請中丞大人面授機宜,如何配合中丞的全盤行動。”
王陽明點點頭,說道:“戴府臺有很多事要做,一是聚集各縣民壯,集中操練,等待調遣;二是籌集錢糧,籌備軍械,預備軍用;三是選調樟樹鎮兵船和各縣民船備用;四是要安定民心;五是臨江緊鄰南昌,如能派人刺探,及時偵察賊情,上報吉安軍門,那就更好。”
戴德孺一拱手說道:“請王軍門放心,敝府盡心籌備,等待軍門調遣。夜已深,還請王公早早安歇,下官告退。”說著戴德孺躬身拱手。
王陽明拱著手說道:“戴府臺,明天一早,在樂戶中挑選五位年富力強的戲子,將有重任!”
戴德孺愣了愣,一時摸不著頭腦,見王陽明鄭重其事,就點點頭,退出門去。百一十六章心兵百萬嚇阻叛王
第二天一大早,王陽明站樁練功后,由雷濟服侍筆墨紙硯,在府公館會客廳運筆成文:
提督廣東、廣西軍務都御史楊:因緊急軍情事,查照兵部和都察院公文,著都御史顏前往南昌擒拿叛藩,特率狼達軍兵四十八萬,已于五月五日從廣州府起兵,為此緊急照會沿途衛所府縣等衙門,提前預備糧草軍資,供應軍需,不得懈怠!兵臨之日,如若準備不足、缺乏誤事,軍法無情,定斬不饒!
沿途通告:清遠衛、韶州府、韶州千戶所、南雄府、南雄千戶所、南安府、南安千戶所、贛州府、贛州衛、吉安府、吉安千戶所、臨江府、南昌府、江西都司。
王陽明寫罷,告訴身邊的雷濟道:“準備一張火牌,仿制從廣州府到臨江府沿途衛所府縣的確認戳記,仿后火牌通過能言善辯的樂戶送達南昌。”
戴德孺一早就來到府公館,陪伴王陽明。
雷濟制作好火牌,一位早就等候著的臨江府禮房書吏陪著雷濟,前往臨江府衙門。
五個從樂戶中挑選的精干男藝人已經在衙門待命。
禮房書吏介紹道:“這是雷老爺!”
五位藝人都是三十歲左右,個個表情生動、眼神靈動,人人頭上系著表明職業低賤的綠頭巾。這片綠頭巾給了他們敏感的神經和怯懦的神色。五個人就像雖然年輕漂亮卻地位低賤的大戶人家老太爺的小妾,眼睛里除了謹慎就是討好。雷濟細心地考察著五位藝人。
雷濟說道:“府尊大老爺吩咐下來,有一樁重要事情,需要兩個機靈能干的人去完成。”雷濟說著,向站在一旁的書吏使了個眼色。書吏托起一包銀子說道:“這是二百兩紋銀。”雷濟接著說道:“每人的報酬是一百兩,足夠買房置地過安生日子了。”五個藝人眼睛發亮,一齊看向書吏手中的銀子。雷濟咳嗽一聲,繼續說道:“這是物質獎勵。還有大賞,事成之后,府尊大老爺將解脫辦事人全家的樂戶戶籍,轉為民籍。會分配給辦事人十畝水田。”藝人們聞言紛紛激動得面色通紅,人都騷動起來了。
雷濟繼續說道:“官府獎勵為什么這么重?因為這個任務有危險,甚至會有性命之憂。就是說,去了就有可能再也回不來了。”雷濟心里一清二楚,這趟差事去了是回不來的。
五個人好像是被摻入了冷水的燒水壺,都冷靜了下來。有人向后退了半步。
雷濟道:“我們也不勉強。你們好好考慮,如果不愿意做,大家可以都回去,官府再找人。事情是這樣的。兩廣提督衙門都老爺要往南昌都司衙門送一份重要公文,兩位廣東差人在我們臨江得了重病,一死一殘,沒法繼續傳送公文。大家可能也聽說了,南昌這幾天出了亂子,具體亂到什么程度還不清楚。因為不清楚,去南昌就有危險。就是這么一樁事情!雖然危險,卻是為朝廷辦事,事成之日,辦事人就成了功臣義士。本官現在就等大家的決定。一旦選定,每人一百兩銀子,先送回家,樂戶除籍的事,事成之后,立即辦理。臨行前可以先跟大家立個字據。”
五位藝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各異,心里打開了小算盤:有大錢獎勵,有水田可以耕種,更重要的是,可以脫離樂戶這個卑賤的身份,再也不用扎系這象征恥辱的綠頭巾了,冬天再也不用腳蹬誰都可以鄙夷地踩上一腳的翻毛豬皮靴了,兒孫將來也可以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報酬很誘人,但是有可能要用命來換。用生命為籌碼賭一把?賭贏了皆大歡喜,賭輸了呢?輸了也只是自己輸了,家人兒女此后可以揚眉吐氣地活著了,子子孫孫再也不用做人下人了。
五個藝人中,兩個還在皺著眉低著頭苦思冥想,有一個已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另兩個見狀,也搶著跪了下來,爭著說:“官老爺!小人愿往南昌!”
雷濟挑選出兩個,一邊辦理手續,一邊吩咐注意事項。
龍光、黃表護著諸夫人和正憲公子、王祥、丫鬟,以及其他家人也來到了臨江。
十六日下午,王陽明、雷濟、蕭庾、龍光、黃表,一應家人由戴德孺安排官船繼續溯贛江南下,前往吉安。船到峽江,王陽明安排龍光分道前往劉養正老家安福,要他會同安福縣衙門,提劉養正直系或者旁系親屬來吉安與自己會合。
在船上,由雷濟侍候,王陽明繼續寫信,封:
提督軍務都御史王為絕密軍情事,奉圣旨“許泰、卻永統率邊軍四萬,從鳳陽方向走陸路直赴南昌;劉暉、桂勇統率京軍和邊軍四萬,從徐州、淮安方向通過水路奔襲南昌;王守仁領兵二萬、楊旦領兵八萬、秦金等領兵六萬,各從南贛、廣東和湖廣三路,約期合圍南昌。各部務必遵照朝廷已定戰略,齊心協力,快速推進,不得各行其是,或冒進或拖延,貽誤軍機。欽此”。本職在前往福建公干行至豐城地方接到公文,現已退至吉安府,組建軍門,正在會集南贛等處地方和江西各府軍兵民壯。本職欽遵圣旨,迎候兩廣兵到,將準時出擊南昌叛軍。本職今有機密,需要約會各路領兵統帥:兵部戰略原則是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和先發制人,是假定寧藩沒有軍事準備。今據各路哨探,發現寧藩叛軍已經出動,有二三十萬人。北路平叛官兵如不能及時了解這一變化,勢必會貽誤戰機。據本職判斷,如果寧藩龜縮南昌老巢,占據地利之便,以逸待勞,而京軍和邊軍風塵勞頓、人困馬乏,王師必將勝敗難料。如果京軍和邊軍或者按兵不動,或者分兵防守南京,等候寧藩脫離南昌老巢,孤軍冒進,則戰機就將有利于王師。到時,京軍和邊軍堵截在前,兩廣狼兵和本職統率的南贛、江西軍隊尾追其后,西路的湖廣軍隊攔腰沖擊,平叛捷音指日可待。今寧藩謀士李士實、劉養正等各人都有書信暗通本職,附叛江洋大盜凌十一、閔廿四各自派遣心腹向本職呈送密報,都表示要反戈一擊,報效朝廷。據此判斷,寧藩已經眾叛親離,出兵之日,就是他失敗之時。據兩廣前導探員稟報,兩廣前鋒已經抵達贛州地界。湖廣起兵二十萬,先頭部隊已經行進到黃州地界。本職起兵十萬,遵照圣旨,前鋒兩萬,正在吉安待命。江西各府起兵,將不少于二十萬。只是本職以為,目前首要是尋覓戰機,只等寧藩一離江西,叛軍必將內亂,屆時各路人馬圍剿叛軍,定會馬到成功。為此緊急變化,本職今用手本詳細說明,煩請各路統帥相機行事,爭取一戰成功。如有變化,就請選派得力干員,與本職派出機要人員一同,六百里加急飛報本職。
附手本:王守仁,提督南贛等處地方軍務都御史,持有朝廷令旗令牌八面,奉有“王守仁便宜行事”圣諭。
……
長篇歷史小說:王陽明(全3卷) 作者簡介
王程強:河南王陽明書院院長。縱橫讀書會聯盟特邀講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中國文化與市場經濟研究員。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王陽明研究會執行會長。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宣講團副團長。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分會理事。創作有歷史小說《王陽明》、傳記《厲害了!王陽明》《王陽明家書》《王陽明詠良知手跡》《王陽明家書家訓》和《袁了凡大傳》(合著)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