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維吉爾之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5302227
- 條形碼:9787575302227 ; 978-7-5753-0222-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維吉爾之死 本書特色
1. 托馬斯·曼、卡爾·榮格、斯蒂芬·茨威格、漢娜·阿倫特、米蘭·昆德拉、喬治·斯坦納、蘇珊·桑塔格一致推崇
2. 20世紀中歐文學巨擘赫爾曼·布洛赫至高代表作,媲美《尤利西斯》的現代經典
3. 在二戰硝煙彌漫、世界至暗的時代,布洛赫耗時八年,前后五易其稿,終成此書
4. 歷史與現實交錯,書里與書外并行,人物和作者相融,對死亡命運與文學價值的反思從未如此觸動心魂
5. 中文讀者翹首以盼數十載,終于迎來簡體中文譯本
6. 譯者為國內布洛赫研究權威,二十年磨一劍,文筆精湛,傳神再現原作風貌
7. 譯者特別撰寫兩萬字長篇后記,從作家到作品,深入解讀“天書”
維吉爾之死 內容簡介
臨終之際,詩人維吉爾隨奧古斯都的艦隊跨越亞得里亞海,返回意大利。在生命的*后一天中,從黑夜到白晝,他在皇宮的病榻之上回顧了自己的人生,思考著生存世界的險惡與痛苦、藝術與文學之于苦難現實的價值、人面對命運和死亡的回歸與救贖,決定毀掉自己辛苦寫成的《埃涅阿斯紀》。但直接面對好友和皇帝時,在聆聽與自我辯解之間,他又該如何選擇?他的靈魂能否實現至高的飛升與重生?
維吉爾之死 目錄
維吉爾之死 相關資料
布洛赫的兩部主要作品,尤其是《維吉爾之死》,在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并代表著文學史的發展,這一點毫無疑問。——托馬斯·曼《維吉爾之死》是我們這個時代用德語以及所有其他語言寫就的至關重要的作品之一。——斯蒂芬·茨威格我對布洛赫充滿妒羨,因為我為避免死亡的痛苦而不得不嚴禁自己去做的事情,他成功做到了。——卡爾·榮格布洛赫的這部作品以其所探討的主題以及完全獨創、詩意盎然的語言風格,彌補了普魯斯特和卡夫卡之間、無可挽回地失去的過去和尚未到來的未來之間缺失的一環。換言之,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座橋,維吉爾以之跨越已逝過去與未到未來之間的空寂深淵。——漢娜·阿倫特
維吉爾之死 作者簡介
赫爾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 1886—1951),奧地利作家,與卡夫卡并列的20世紀中歐偉大文學家。早年協助父親經營家庭工廠,后因個人興趣而賣掉工廠,在39歲時入維也納大學哲學系深造。1938年,于納粹德國吞并奧地利次日被捕入獄,出獄后經英國流亡美國。在美期間,潛心群眾心理學研究和文學創作。1945年,經過前后八年五稿,終于出版其最重要代表作《維吉爾之死》。1950年,任教于耶魯大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51年去世。另著有《夢游人》《無罪者》《著魔》《未知量》等。梁錫江,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德語語言學史、語言哲學、德國文學史研究。著有《神秘與虛無——布洛赫小說〈維吉爾之死〉的價值現象學闡釋》《德語小史》等,譯有《道德的譜系》等。鐘皓楠,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譯有《神性的流溢之光》《黑塞童話集》《隱墻》等。曾獲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年度詩人獎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