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涵變 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15213
- 條形碼:9787520215213 ; 978-7-5202-152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涵變 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革與國家政體的建構,即從1895年甲午戰后到1917年張勛帝制復辟失敗的二十二年的歷史,從大歷史視角來說,這是三千年中國歷史上變化*為劇烈的時期。
甲午戰后的中國進入維新時代,探索中國政治體的轉型問題。戊戌變法失敗、大阿哥事件、義和團運動、簽訂《辛丑條約》等雖然為中國政體的轉型摁下了暫停鍵,但自上而下的社會共識已經達成,人人都認為唯有變革才有出路,清政府重啟新政,《欽定憲法大綱》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向現代國家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歷史充滿了偶然,在不可控、無法預見的多種變量的作用下,清廷退出中國的政治,中國版的“光榮革命”成功了,后世中國的國家建構,都是以此為原點展開的。雖然此后就是軍人、政治家、新舊官僚、新舊知識人、革命黨人等在立憲與共和之間的大討論與大博弈,但中國前行的方向沒有變:逐漸成為現代國家。
因病去世的袁世凱用*特殊的方式化解了巨大的政治危機,中華民國重建,張勛復辟帝制成為一場鬧劇,段祺瑞成為“三造共和”的英雄,從共和到帝制再到共和,中國終于走出了帝制,也涵化出了自己的新知識新思想新文化,一個全新的現代中國正緩緩走來。
涵變 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 目錄
涵變 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 作者簡介
馬勇,著名歷史學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河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近代中國文化、中國近代史、中國文明史、中國學術史、儒學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疊變:鴉片、槍炮與文明進程中的中國(1840-1915)》《中國儒學三千年》《夢想與困惑:1894—1915》《中國文明通論》《晚清四書》《晚清二十年》《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超越革命與改良》等,以及董仲舒、嚴復、章太炎、梁漱溟、蔣夢麟等人的傳記,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