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共享經濟的風險與公共性及其二元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94986
- 條形碼:9787513094986 ; 978-7-5130-949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享經濟的風險與公共性及其二元治理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認為應當摒除單向性的行政機關模式,以治理理論為背景和理論指導,打造共享經濟下的行政法治理模式為雙向性的二元治理。
共享經濟的風險與公共性及其二元治理 內容簡介
共享經濟的出現給行政法治理帶來了挑戰。正是由于共享經濟的創新特征,不僅包含美好的社會共享理想,也給現實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共享經濟下,我國的政府監管、公共服務等職能及其效率得以提升。然而,共享經濟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新業態,同樣會出現擾亂競爭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等市場失靈問題,政府有必要進行合法且適度的干預,遂引發出行政法治理式也面臨著是否需要革新治理,以應對共享經濟以及如何治理它等諸多問題。共享經濟對行政法治理創新提出了新要求,即應當摒除單向性的行政機關模式,以治理理論為背景和理論指導,打造共享經濟下的行政法治理模式為雙向性的二元治理。
共享經濟的風險與公共性及其二元治理 目錄
**章 共享經濟概述
**節 共享經濟的內涵
一、共享經濟的興起與特征
二、共享經濟的分類
第二節 共享經濟的法律風險
一、平臺法律地位不明
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三、信息反饋和信任機制存在的缺陷
第三節 共享經濟的積極性
一、共享經濟助力于調節經濟
二、共享經濟輔助公共服務供給
第二章 共享經濟對傳統治理模式提出的挑戰
**節 共享經濟治理模式的困境
一、理念:不當監管和不足監管
二、目標:缺乏整體規劃
三、主體:監管體制無法適應互聯網的融合環境
四、行為:出現選擇性執法現象
五、治理效果適得其反
第二節 共享經濟治理模式存在困境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共享經濟創造性的破壞
二、主觀原因:未充分兼顧共享經濟的特殊性
第三節 共享經濟模式二元治理的路徑選擇
一、共享經濟模式二元治理路徑的動因與目標
二、共享經濟模式二元治理路徑的理論與方法
三、共享經濟模式二元治理路徑的改革要點
第三章 共享經濟對行政法治理模式的影響
**節 共享經濟對政府監管的影響
一、監管對象的變化
二、監管組織形式的變化
三、監管方式的變化
四、實證分析
第二節 共享經濟模式從商業領域推廣到公共領域
一、共享經濟模式從商業領域推廣到公共領域的必要性
二、共享經濟模式從商業領域推廣到公共領域的正當性
三、共享經濟模式從商業領域推廣到公共領域的可行性
第四章 共享經濟視角下的政府監管
**節 政府監管理念和原則的更新
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二、助推理念
三、分級分類監管理念
四、包容審慎原則
第二節 監管主體多元化
一、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
二、監管主體之間的權責配置
第三節 監管工具多向度
一、算法監管機制
二、人群治理機制
三、聲譽機制
第五章 共享經濟視角下的公共服務
**節 共享經濟視角下的公共服務治理的風險
一、公共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風險
二、治理方式的選擇與工具運用之正當性風險
三、效率標準下公民權利被侵害之風險
第二節 合作治理促進公共服務共享制的發展
一、公共服務權力譜系重塑
二、強化行政協議治理責任
三、公共產品供給
四、行政補貼提供
結 語
參考文獻
共享經濟的風險與公共性及其二元治理 作者簡介
胡錦璐,女,1991年生,法學博士,廣西警察學院法學院助理研究員,廣西憲法學研究會理事,從事行政法學研究。在《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論文6篇;主持市廳級課題1項。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