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9010
- 條形碼:9787208189010 ; 978-7-208-1890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本書特色
八年磨一劍,信息量和知識量很大,是時尚研究方面繞不開的一部作品。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分成上、中、下三篇,將媒介作為時尚發展的基石,考察媒介如何以自身的邏輯形塑了時尚傳播模式、時尚文化體系及時尚品牌體系。上篇聚焦時尚傳播模式的建構,以媒介關鍵技術的連續發展:書寫—印刷—電子媒介—信息技術,作為思考時尚傳播模式建構的角度,從媒介技術如何應用于時尚傳播實踐,進而形塑時尚自14世紀誕生以來的三種傳播模式,來揭示媒介技術邏輯在時尚傳播模式變遷中提供的一種秩序性規劃。中篇聚焦于時尚文化體系的分析,以時尚的話語體系、符號體系、媒介形象建構等為切入點,探究以大眾媒介為核心的傳播邏輯如何與“全球化”“個體化”“商業化”并置,成為時尚文化體系的建構性力量,揭示全球時尚傳播背后蘊含的話語權的生產、分配與爭奪,并由此對內嵌于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中的時尚文化體系提供一個普遍性的闡釋與分析框架。下篇聚焦于時尚品牌體系的考察及趨勢判斷,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時尚品牌傳播案例,結合數據分析及理論研究,探究媒介如何推進時尚的品牌化進程并進而構建了當下以歐美為主導的全球時尚品牌體系;同時,著重分析數字媒介成為時尚場域里特定的制度化實踐內涵的重塑力量,通過智能化、社會化、場景化、人格化、虛擬化等數字傳播方式,對現存的全球時尚品牌體系提供破局的可能性。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目錄
導論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一、時尚生產-消費的雙重性
二、媒介的“中介”及“媒介化”
三、以媒介為視域重構時尚史 **章 媒介技術與時尚傳播
**節 時尚的誕生及定義
一、時尚的誕生
二、時尚的定義
第二節 時尚邏輯與媒介邏輯
一、時尚的邏輯
二、媒介的邏輯
三、兩種制度邏輯的博弈
第三節 時尚的制度體系
一、時尚的制度化
二、時尚的產業體系
三、時尚的權力結構
第四節 媒介技術與傳播模式
一、媒介技術與傳播模式
二、古典時尚:“中心漣漪化擴散”模式
三、現代時尚:“多寡頭大眾化傳播”模式
四、后現代時尚:“多元融合涌現”模式 第二章 古典時尚及其傳播模式
**節 時尚、啟蒙與古典時尚
一、時尚與啟蒙
二、印刷技術與傳播革命
第二節 古典時尚媒介(一)——具身媒介
一、“具身傳播”
二、身體的直接媒介化
三、身體的間接媒介化
第三節 古典時尚媒介(二)——時尚雜志及時尚版畫
一、時尚版畫
二、時尚雜志
三、空間偏向媒介
第四節 具身傳播與古典時尚
一、維持與創新之間的博弈
二、構建起時尚的“話語體系”
三、孕育了現代時尚的“符號體系”
第五節 古典時尚傳播模式
一、“涓滴”理論
二、“創新擴散”理論
三、“中心漣漪化”擴散模式
第三章 現代時尚及其傳播模式
**節 時尚、現代性與現代時尚
一、時尚與現代性
二、現代時尚結構
第二節 現代時尚媒介(一)——從印刷到電子
一、媒介的三層隱喻
二、時尚與電視
三、時尚雜志
第三節 現代時尚媒介(二)——時尚攝影
一、時尚攝影的起源
二、現代主義
三、現實主義及超現實主義
四、攝影“新風貌”
五、時尚的新外觀
第四節 現代時尚媒介(三)——時尚電影
一、時尚電影的起源
二、時尚電影的發展
三、時尚電影效應
第五節 時尚媒介與時尚品牌化
一、時尚品牌的起源:1900-1920
二、電影成就的時代:1930-1950
三、時尚品牌的多元化:1960-1980
四、強勢品牌主導下的時尚產業
第六節 現代時尚傳播模式
一、現代時尚的“多寡頭大眾化傳播”模式
二、時尚仲裁的新機制
三、時尚篩選的新機制
四、新的時尚文化 第四章 后現代時尚及其傳播模式
**節 時尚、后現代與后現代時尚
一、后現代主義特征
二、后現代時尚
三、媒介化社會
第二節 后現代時尚媒介(一)——傳統媒體轉型
一、時尚媒體的轉型背景
二、時尚雜志的轉型
三、時尚插畫的轉型
四、時尚攝影的新風格
第三節 后現代時尚媒介(二)——新媒介的崛起
一、社交媒體的崛起
二、時尚新媒體的崛起
第四節 后現代時尚媒介(三)——數字時尚電影
一、數字時尚電影的興起
二、數字時尚電影的特征
三、數字時尚電影的娛樂營銷
四、作為時裝秀的數字時尚電影
第五節 數字技術與后現代時尚
一、數字媒介重組時尚生產系統
二、數字媒介促成時尚的分化趨勢
三、時尚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第六節 后現代時尚傳播模式
一、“涌現”理論
二、“涌現”模式促使時尚系統從封閉到開放
三、“涌現”模式打破了時尚系統的平衡
四、“涌現”模式促成了時尚傳播的生態化 第五章 媒介中介與時尚文化變遷
**節 媒介中介與時尚文化變遷
一、媒介與媒介中介
二、時尚文化的變遷
三、時尚的符號化
四、媒介中介的作用
第二節 時尚雜志:形象建構與欲望再生產
一、媒介形象建構:社會現實與媒介的互動
二、時尚雜志的形象建構
三、媒介形象與時尚敘事
第三節 時尚攝影:亞文化時尚的表征
一、亞文化:越軌與認同
二、作為越軌者的時尚攝影師
三、亞文化符號的審美生產
四、“越軌”的時尚攝影
第四節 時尚電影:范式轉移與修辭變遷
一、范式及修辭
二、時尚電影的三種范式
三、范式轉移導致的修辭轉換 附錄 “時尚電影:范式轉移與修辭變遷”案例分析表
媒介視域下的時尚史 作者簡介
徐玲英,1973年生,浙江省嘉善縣人,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201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博士學位;2017年畢業于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EMBA)。曾在《嘉興日報》從事新聞采編工作10年,采寫、編輯的新聞作品多次獲獎;2015年入職東華大學,擔任時尚傳播專業的專職教學工作,開設“時尚媒介概論”“時尚采編與發布”“時尚雜志編輯與制作”“時尚品牌傳播”等課程,先后在《當代傳播》《南京社會科學》《新聞界》《藝術設計研究》等各類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