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傳承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0825
- 條形碼:9787208190825 ; 978-7-208-1908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承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本書特色
本書展示科學社會主義的演進軌跡,從學理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與歷史方位,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底色。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作為“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共產主義的展開表現為一條道路。道路只能從腳下起步,在對時代問題的破解中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與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發達國家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列寧探索了落后的俄國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開辟了社會主義國家走向發展繁榮的道路,充滿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構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供了現實資源。本書內容邏輯清晰,語言較為流暢,承接歷史,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踐,方便讀者理解。
傳承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從科學社會主義的前史——空想社會主義談起,以歷史性梳理為基礎,展現不同時期的社會主義者對不同時期時代難題的破解,試圖描繪出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傳承與發展的歷程,在時空交匯中揭示科學社會主義的演進規律,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新形態。進而有助于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與發展方位。
傳承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目錄
**章 科學社會主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奏 /1
一、空想社會主義的形成背景 /1
二、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內容 /12
三、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與局限性 /22
第二章 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探索 /28
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28
二、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二詞的使用情況/41
三、未來社會的階段劃分及基本特征 /45
四、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建構特色 /59
第三章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社會主義的實踐 /74
一、時代變化與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探索 /74
二、列寧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二詞的使用情況 /79
三、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83
四、列寧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時代性 /98
第四章 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蘇聯模式的興衰 /107
一、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選擇 /107
二、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112
第五章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實踐 /118
一、對中國向何處去的難題的回答 /118
二、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 /124
三、對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道路的探索 /127
四、從落后國情進一步豐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138
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 /150
一、現實挑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 /150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性貢獻 /154
三、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日益彰顯 /184
第七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188
一、承前啟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188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要求 /192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創新 /199
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特點 /210
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 /215
結 語 /222
參考文獻 /228
后 記 /236
傳承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簡介
孫健,法學博士,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問題研究。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