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16964
- 條形碼:9787213116964 ; 978-7-213-11696-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本書特色
暢銷通俗歷史作家史蒂芬·鮑恩深入研究歷史材料,將鮮為人知的歷史片段編織成令人驚嘆的故事。從中國古代的黑火藥到諾貝爾的新型炸藥,再到“毒氣戰之父”哈伯發明的人工固氮工藝,完整呈現人類探索爆炸物的歷史。 炸藥讓成千上萬人失去了生命,但也推動了現代社會的形成與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更是帶來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科學技術的雙刃劍屬性,值得讀者深入思考。 作者擁有出色的講故事技巧,科技描述深入淺出,情節生動,文筆優美,引人入勝,輔以精美歷史圖片,可讀性極強。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內容簡介
在文明誕生之初,人類就渴望利用火的破壞力,但直到19世紀60年代,人類才真正進入炸藥時代。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憑借非凡的直覺,通過炸藥的研發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炸藥,使許多改變地球面貌的大型工程成為現實,同時也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并對環境造成了無法估量和彌補的破壞。在這場社會劇變中,諾貝爾一躍成為*富有的人之一,但這一切卻讓他心存不安。*終,他用全部財產設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著名獎項——諾貝爾獎。隨著炸藥消耗的急劇上升,世界各國圍繞硝石這種稀缺的自然資源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梢哉f,硝石在19世紀的價值不亞于21世紀的石油,兩者都是國際競爭和權力斗爭的深層原因。為了擺脫資源的束縛,德國科學家弗里茨·哈伯解決了人工固氮這一技術難題。這一突破成為綠色革命的基礎,使人口大幅增長。哈伯在戰爭期間也研發了毒氣,被認為是毒氣戰之父。正因如此,當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國際社會表達了強烈的憤慨和譴責。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關于人類的故事,包含人類對科學的癡迷、對道德的踐踏,以及歷史內在的諷刺性。這個故事證明,人類在戰爭期間能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同時也警示我們,歷史具有周期性,過去的解決方案往往會造成新的亟須解決的問題。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目錄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相關資料
似乎很難想象,一本關于堆肥、鳥糞和化學反應的書能如此引人入勝,令人難以釋手,成為一本不容錯過的暢銷書。但鮑恩做到了這一切……這本書敘事緊湊,節奏明快,扣人心弦。 ——《華盛頓時報》 關于炸藥如何改變世界的故事是一個關于科學、世界軍事、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史蒂芬·鮑恩的版本,人物個性鮮明、敘述技巧嫻熟、研究基礎扎實。 ——《加拿大地理雜志》 又一部研究深入、文筆優美的大眾歷史作品。 ——《出版者周刊》 加拿大作家鮑恩探索了一些塵封的歷史,收集了那些改變了世界但卻被人們遺忘的人物和事件,呈現了圍繞著一種現已被遺忘的商品而產生的地緣政治博弈。 ——《柯克斯書評》 史蒂芬·鮑恩開始習慣于發掘鮮為人知的歷史片段,并將其編織成令人驚嘆的故事,將傳記與科學相結合,展示一個看似簡單的事件如何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 ——《洛基山展望》 這部出色的作品是對科學史、軍事史及充滿意外和美好愿景的人類進步史的補充,值得擁有更多讀者的關注。生動的科學寫作,引人入勝的主題。 ——《書單》 憑借嫻熟的講故事技巧,鮑恩再次帶來了一部激動人心的通俗歷史作品,這一次是關于硝酸鹽、硝酸甘油和炸藥的……推薦給各種規模的學術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雜志》 如果沒有讀過這本書,對戰爭或文明進步的理解將是不完整的。 ——《加州書報》 生活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天才作家鮑恩在書中展示了炸藥和毒氣的發明如何改變了人類在20世紀的發展。 ——《十五分鐘雜志》 這是一個關于火藥和炸藥的關鍵成分——硝酸鹽,以及為控制這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而進行的持久探索和全球斗爭的故事,既詳細又引人入勝。作者寫得優雅而權威。 ——《圖森市民》 這是一本完全令人愉快的書,任何歷史愛好者都必須閱讀。 ——《羅阿諾克時報》
引爆 炸藥、硝酸鹽和現代世界的形成 作者簡介
史蒂芬·R.鮑恩(Stephen R. Bown),出生在加拿大渥太華,畢業于阿爾伯塔大學歷史系。他對科學探索史充滿興趣,已出版《博物學家:自然歷史黃金時代的科學旅行者》和備受國際認可的《白血。和饪漆t生、水手和一名紳士解決的大航海時代醫學難題》。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