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6698
- 條形碼:9787503976698 ; 978-7-5039-766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屬于專題性研究著作。本書分析回應民族樂器發展思潮涌動在現當代的合理性,系統性地從思想層面回顧了民族樂器發展過程中對西樂與國樂的學習重整,討論知識與精神的科學認知、民意與國力的共同入場、本土與友邦的共同選擇、自觀與他觀的造化變痛、編制與分類法的體系認知、材料和工藝的應用邏輯、標準化機制的規范作用等整體歷史過程。與《“樂改”紀事本末——新中國樂器發展史》形成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專著。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 內容簡介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系高舒主持 2018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結題成果,結題評價為“良好”。全書共 11 章。主要內容除緒論、結論外,從“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的思想脈絡”和“現當代中國發展民族樂器的認同與反思”兩個范疇手,界分上下編,上編 5 章,下編 4 章,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已發展一百余年的中國民族樂器進行了從理念到實踐的全面認識。上編 5 章,回應思潮涌動在現當代的合理性,系統性地從思想層面回顧了民族樂器發展過程中對西樂與國樂的學習重整,討論知識與精神的科學認知、民意與國力的共同入場、本土與友邦的共同選擇、自觀與他觀的造化變痛、編制與分類法的體系認知、材料和工藝的應用邏輯、標準化機制的規范作用等整體歷史過程。也由“歷時性源起”開始,明確社會文化背景下的觀念生成,為課題下編提供了可供“認同與反思”的思想框架。探索思想脈絡之后,下編 4 章,深入現當代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考察民族-國家與民族樂器身份確立的關系,以及海內外對樂器、樂制、創演、流通的迅速反應,創新性地將民族樂器發展的“科學”內核逐漸推衍至“借古鑒今”“洋為中用”的致用邏輯之中,進一步討論了探索低音樂器的未知邊界,以及在話語權、可見度、歸屬權博弈之下的樂器生成世界,提出中國樂器取向時代、主動思變,將繼續在生態發展中應和萬變的觀點。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 目錄
現當代中國民族樂器發展思潮研究 作者簡介
高舒,博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副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閩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全國非遺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從事音樂人類學、樂器學、木偶戲及文化遺產研究。發表論(譯)文80余篇,出版專著《“樂改”紀事本末——新中國民族樂器發展史》《漳州布袋木偶戲傳承人口述史》《泉州提線木偶戲傳承人口述史》《北調南腔——漳州布袋木偶戲的執守與嬗變》及增訂版等5部,入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2019 十大口述歷史項目”、中宣部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出版工程。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重大、重點項目及國家出版基金、教育部課題等10余項。參與編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度發展報告》《中國工尺譜集成》等,獲得第5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撰稿、合作拍攝人類學影像志《水居之民》等4部,獲得騰訊“親愛的故鄉”微紀錄片大賽靠前及擁有潛力獎,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雙年展提名獎,被國家圖書館、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中心等收藏。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