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問物 可觸摸的意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8919
- 條形碼:9787108078919 ; 978-7-108-07891-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物 可觸摸的意義 本書特色
陳少明老師對“做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有非常獨到和深入的看法,這些在他之前的著作《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和《夢覺之間:〈莊子〉思辨錄》中已有明顯的體現,而這次的《問物:可觸摸的意義》則是從“物”的角度出發,對“做中國哲學”方法論的再思考,目的是建構與西方以概念和范疇為基礎的形而上學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學”。 書稿收錄的十篇文章,綜合運用了描述、溯源和拼貼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心與物、道與器、經典世界與歷史世界的關系,打破了傳統哲學從概念到概念的研究路徑,開辟了從經驗到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從描述到分析的中國哲學研究新路徑。
問物 可觸摸的意義 內容簡介
受西方哲學影響,當代中國哲學長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疇為對象,而忽視對經驗領域具體的人、事、物的思考,這與中國古代典籍對人物與故事的重視背道而馳。為此,陳少明倡導將“做中國哲學”當作一門與經驗領域息息相關的“手藝”,以對具體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輔之以“溯源”和“拼貼”的手法,從而跳出“從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為中介探索進入和詮釋中國哲學的新方法、新路徑。
本書收錄的十篇文章,是陳少明近十幾年對“物”及其意義結構進行深入思考的成果,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心與物、道與器、經典世界與歷史世界的關系,涉及對孔子“在陳絕糧”、王陽明“南鎮觀花”、“特修斯之船”等歷史典故和哲學公案的全新討論,以及對商周青銅器、王羲之《蘭亭序》書帖等具體的“物”之精神內涵的發掘與闡釋,體現了建構與西方形而上學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學”的寶貴嘗試。
問物 可觸摸的意義 目錄
問物 可觸摸的意義 作者簡介
陳少明 中山大學人文學部主任,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哲學系、博雅學院雙聘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并兼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出版有《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及其影響》《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夢覺之間:思辨錄》等著作十余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