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國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98310
- 條形碼:9787509698310 ; 978-7-5096-983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作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出現不僅填補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后一片空白,而且為實現全民老有所養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制度的參與者中有95%皆為農村居民,且其參保行為呈現出“高參保率、低繳費檔次”的特點。本書旨在對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即農村居民是否參保和農村居民繳費檔次的選擇進行系統性分析和研究,以探尋農村居民集中選擇低繳費檔次的原因。筆者首先將理論分析與我國農村現實相結合,指出我國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是有限理性的,并據此做出了四個基本判斷;其次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微觀數據及相關的宏觀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進行了實證研究,定量分析結果支持了基本判斷。
我國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創新之處
1.4 研究內容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社會保障
2.1.2 社會保險
2.1.3 養老保險
2.2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2.2.1 國外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相關研究
2.2.2 居民參加養老保險意愿與行為的相關研究
2.3 研究文獻綜述
2.3.1 對老農保的相關研究
2.3.2 對新農保的相關研究
2.4 文獻述評
第3章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1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1.1 計劃經濟時期的養老保險制度
3.1.2 市場經濟時期的養老保險制度
3.2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2.1 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
3.2.2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
3.3 不同養老保險制度的比較分析
3.4 小結
第4章 影響農村居民參保行為的理論分析與基本假設
4.1 基本理論
4.1.1 生命周期假說
4.1.2 世代交疊模型理論
4.1.3 政治經濟學派的相關理論
4.1.4 市場失靈理論
4.1.5 收入再分配理論
4.1.6 父愛主義理論
4.2 我國農村的現實問題
4.2.1 養兒防老觀念短期難以改變
4.2.2 居住環境固定且文化水平有限
4.2.3 城鎮化率逐年提高
4.2.4 收入水平較低且收入穩定性差
4.3 關于農村居民參保行為的理論假設與基本判斷
4.3.1 有限理性假設
4.3.2 影響農村居民參保行為因素的基本判斷
4.4 小結
第5章 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分析
5.1 數據來源
5.2 變量選取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2.3 其他控制變量
5.3 實證方法的介紹
5.3.1 二元選擇模型
5.3.2 有序選擇模型
5.3.3 Heckoprobit模型
5.4 農村居民是否參保的實證分析
5.4.1 模型設定
5.4.2 估計結果及經濟意義解釋
5.5 農村居民繳費檔次選擇的實證分析
5.5.1 模型設定
5.5.2 估計結果及經濟意義解釋
5.5.3 穩健性檢驗
5.6 城鎮居民城居保參保行為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7 小結
第6章 結論、政策建議及展望
6.1 結論
6.2 政策建議
6.3 展望
附錄
附錄1 2018年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繳費檔次的設定情況
附錄2 部分年份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城鎮化率
附錄3 2017年和2015年Heckopr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
附錄4 Heckoprobit模型穩健性檢驗的邊際效應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我國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張琪,山西省襄汾縣人,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消費經濟、計量經濟模型及應用。現為太原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