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古厝修繕——福州古建筑修繕技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97245
- 條形碼:9787112297245 ; 978-7-112-2972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厝修繕——福州古建筑修繕技法研究 本書特色
福州2200多年的城市發展,留下了各個時代的古建筑遺產。公元前202年開始興建的閩越漢城宮殿建筑遺跡,1000多年來形成的唐城宋街與三坊七巷、朱紫坊等中國古老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500多年來官方主導之“貢賜”貿易體系下形成的河口建筑群以及民間自行依江河兩岸聚集而就的上下杭商貿會館宅第等建筑群;百余年來“五口通商”給倉前山帶來的領事館、銀行、公館、教堂、學校等西方建筑群。悠久的古建筑遺產還有豐富的類型,涵蓋了民居、祠堂、廟宇、書院、會館、橋、塔等多種形式。本書總結歸納了各個時期的古建筑特征,結構變化及構造的獨特特色,結合各類古建筑的修繕實例,全面系統的介紹福州市重點特色古建筑修繕保護方法及研究過程。
古厝修繕——福州古建筑修繕技法研究 內容簡介
福州,一座有著2200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極具特色的“環山、沃野、依江、吻海”的山水城格局與古厝文化賦予了福州古城“根”與“魂”。 十多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福州古厝〉序》以及關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大力推動福州古厝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依托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的保護,從單純的文物建筑保護,到帶動歷史建筑、風貌建筑的修繕與利用,逐步建立起從普查認定、公布掛牌、定線落圖、保護圖則編制到保護修繕、利用運維、監測監管、智慧管理的福州古厝“全生命周期”保護體系。正是這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理念和實踐方法,為延續福州古城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福州古厝文化遺產“全生命周期”保護過程中,保護修繕是重要的一環,也是一個高度專業性的工作,勘察設計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直接影響著福州古厝文化遺產的保護質量。良好的勘察設計工作對于保護修復工程的整個過程至關重要,也為古厝文化遺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礎。 在政府主導下,福州古厝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工作全面推進,福州陸續修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文物古建筑、歷史建筑1100多處。多年來,我司古建所承擔了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鼓嶺、南公園、梁厝、連江魁龍坊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復及活化利用工作,修復了大批瀕臨毀壞的文物古建筑,使得福州古厝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保護修繕是一項高度專業性的工作,其以尊重真實性為依據,對歷史價值的保護是福州古厝保護實踐*基本、*核心的內容,要正確理解福州古厝保護修繕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掘、記錄并保存福州古厝所攜帶的有價值的歷史信息。 福州古厝不僅涉及不可移動文物,還涉及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前者側重保護,歷史建筑與傳統風貌建筑則在保護的基礎上對于活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書側重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的典型案例展開分析,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核心價值要素的保護修繕以此為參考。 本書結合我司承接的福州古厝保護修繕實踐工作,梳理了福州古厝的類型、演進特征、修繕技術要點以及典型案例的修繕技術路線和措施。書中精選了各個類型具有代表性的福州古厝的保護修繕實踐,對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梳理總結,以期對未來福州古厝的保護修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在修繕以及活化利用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核心價值要素。
古厝修繕——福州古建筑修繕技法研究 目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