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唐容川醫學全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752497
- 條形碼:9787537752497 ; 978-7-5377-524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容川醫學全書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唐容川(1846-1897),即唐宗海,晚清醫學家、經方家,中西醫匯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本書收錄了唐容川的現存著作共8種,是了解唐容川醫學思想的上佳資料
★排版清楚,體例明晰,簡體橫排,通過字號、字體及筆畫粗細使注文與正文區別
唐容川(1846-1897),晚清醫學家、經方家,同時也是中西醫匯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縣人。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1884)。其學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對血證的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證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見解獨到,有證有方,對后世影響深遠。
本書收錄了唐容川的現存著作共8種:《中西匯通醫經精義》《血證論》《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本草問答》《醫學見能》《痢證三字訣》《醫易通說》。
唐容川醫學全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唐容川的現存著作共8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血證論》《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本草問答》《醫學見能》《痢證三字訣》《醫易通說》。
唐容川醫學全書 節選
唐容川醫學全書 相關資料
本書收錄唐容川的現存著作共8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血證論》《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本草問答》《醫學見能》《痢證三字訣》《醫易通說》。本次整理所使用的的版本分別為:《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以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為底本,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排印本為校本;《血證論》以清光緒十六年刻本為底本,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為校本;《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本草問答》以清光緒二十年申江裒海書局《中西匯通醫書五種》石印本為底本,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為校本;《醫學見能》以上海中醫印書局《謙齋醫學叢書》石印本為底本,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排印本為校本;《痢證三字決》以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為底本,199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排印本為校本;《醫易通說》以清光緒二十七年刻本為底本,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為校本。
茲將本次校注方法簡要說明如下:
1.本書整理方式采用“以善為主”法。
2.本書的版式采用簡體橫排。
3.依據原文文義、醫理及意群劃分段落。
4.原小字雙行者,今改作小字單行。通過字號、字體及筆畫粗細使注文與正文區別。
5.屬異體字者,徑改作正字。具體情況又以實際情況中不改變原意為準。
6.繁體字。繁體字改簡體字一般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不使用類推簡化的方法造字,超出《現代漢語詞典》范疇的繁體字保留原字。
7.避諱字回改為正字。
8.屬于用字規范的藥名統一,原為藥物異名或體現時代用藥特征的藥物名不改。原系藥物正名,后被俗名取代,廣為運用者,保留原貌。
9.為方便讀者閱讀,在張仲景原文下以“~”標出;對各名家注文前用魚尾括號標注;對唐容川補正文字用楷體區別于正文。
唐容川醫學全書 作者簡介
唐容川(1846-1897),清代醫學家,即唐宗海。經方家也同時是中西醫匯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縣人。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1884),于血證的論治有獨到之處。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