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亞民族史 本書特色
本書為國內一部切實全面地展現中亞民族演變史的讀物,為政府決策部門、涉外人員以及廣大讀者知曉中亞各民族的來龍去脈、他們創造的燦爛文化和各自的特色、中亞各族人民對世界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提供了信實、公正的參考資料,從而加深國人對中亞各民族的認識、理解和尊重。
中亞民族史 內容簡介
中亞民族的族源繁雜,發展曲折,頭緒多,史料散,涉及語言種類多,被學術界視為難題之一。本書作為通論性質的史學著作,總結了此前中亞研究的前沿成果,力求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指導,運用可信的史料,通過具體的史實,為之理出一個清晰的圖系,闡明生存于獨特地理條件、自然生態環境中,在強大的外來文明影響甚至控制下,中亞各民族歷史發展的軌跡和規律。 本書從四個階段闡述了中亞各民族歷史發展進程,從人種、語言、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闡述了中亞民族的演化史,力求闡明這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具體過程,正是這種相互影響造成了中亞各民族文化的絢麗多彩而又各具特色,從而揭示現今中亞及其周邊國家民族問題極其復雜的深層原因和歷史背景。
中亞民族史 目錄
中亞民族史 相關資料
專家推薦語: 族群視角是認識與了解一個地區歷史的基本切入點之一。本書是一部聚焦中亞民族、體現中國學術視野、區別于國別史的新著,值得關注。 ——劉迎勝 浙江大學教授 位于歐亞大陸心臟地區的中亞,民族、語言、宗教、文化極為復雜。兩位作者以中亞民族的變化串聯起相關的歷史和文化,把幾千年來的發展演變梳理清楚,也讓讀者了解絲綢之路穿行的這片廣袤大地上曾經大放異彩的多元文化。 ——榮新江 北京大學教授 以今“中亞五國”為主的“中亞”是腹地亞洲最核心的地區之一。由中國最著名的中亞歷史學家魏良弢教授及其弟子劉正寅教授共同完成的本書,帶著讀者縱覽“中亞”幾千年令人著迷的歷史篇章,了解各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不同時代的外來影響,以及中亞對世界的意義。 ——華濤 南京大學教授 中亞自古就是亞洲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多民族匯聚,多文化交融;既受外部影響,自身也常成為影響其他地區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的發源地。對中亞民族史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史實,同時也是正確理解現實問題的鎖鑰。本書是該領域兩位一流學者研究成果之結晶,可視為一本珍貴的專業著作。 ——廉亞明(Ralph Kauz) 德國波恩大學教授
中亞民族史 作者簡介
魏良弢,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期生活和工作于西北邊疆,主要從事西域/中亞史、西北民族史、中國古代史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人文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及多項省部級項目。出版《喀喇汗王朝史稿》《西遼史研究》《西遼史綱》《中國歷史:喀喇汗王朝史·西遼史》《葉爾羌汗國史綱》,以及《西域和卓家族研究》(與劉正寅合作)、譯著《編年史》(合作)等書籍多種。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劉正寅,歷史學博士,1993—201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工作;2019年至今為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西域/中亞史、中國民族史的教學和研究。出版《西域和卓家族研究》(與魏良弢合作)、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 5(合作)、《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合作)等著。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古代民族志文獻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中國民族史》卷(主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