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古斯塔夫·馬勒系列: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3354
- 條形碼:9787559873354 ; 978-7-5598-7335-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斯塔夫·馬勒系列: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精裝) 本書特色
《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既是一部關于馬勒交響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討19世紀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重要觀念、理論、技法等諸多問題的“百科全書”!馬勒的交響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豐富多樣,其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研究話題。該書以馬勒為中心,并從他輻射整個19世紀的交響曲創(chuàng)作,相互映照,互為補充,呈現了一個很好的論述方式。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音樂釋經學”研究方法引人關注,由此所引發(fā)的思考與啟發(fā),定會對我國未來研究馬勒及19世紀交響曲的走向帶來積極的影響。我要熱烈祝賀該書中譯本的及時出版,也強烈推薦給馬勒及交響曲的愛好者、研究者閱讀和收藏此書!
——陳鴻鐸(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著作等身的德國音樂學家康斯坦丁·弗洛羅斯這部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專著,通過“音樂釋經學”,一種新穎而高階且適于語義解讀的音樂分析法,對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作了全面而客觀的、有據而可驗證的、突破而有說服力的深入解讀。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角度,重提或恢復了關于音樂作品之“標題”、“標題性”、“標題音樂”及其理解的永恒意義!作為弗洛羅斯馬勒研究的“三部曲”之一,不僅有圍繞作曲技術、體裁形式、標題內容方面的精當分析和比較判斷,也有關于思想史、接受史、象征史、新標題交響音樂美學等方面的深入探討和獨到見解。既是技術的,也是方法的;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既是提問的,也是解答的。為人們透過層層表象而貼近馬勒及其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的實質,拓寬了新視野,開辟了新途徑。
——彭志敏(音樂分析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
19世紀是交響曲的黃金時代,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交響曲啟迪并激勵浪漫一代作曲家不斷探索這種大型器樂曲體裁的品格建構和音樂表達的可能性。作為重要的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馬勒在交響曲領域所展現的強勁創(chuàng)造力與音樂震撼堪稱一個時代的藝術輝煌。弗洛羅斯從交響曲的藝術本質、體裁與形式意涵、音樂元素三個層面探究馬勒交響曲的獨創(chuàng)性與19世紀音樂傳統(tǒng)的內在聯系,深度詮釋作曲家的個性化創(chuàng)造和音樂文脈延續(xù)的獨特意義。這部內容豐實、見解獨到的專著無疑是當代“馬勒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將有助于我們更為全面、深入地理解馬勒交響曲的藝術價值。
——孫國忠(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既是一部關于馬勒交響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討19世紀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重要觀念、理論、技法等諸多問題的“百科全書”!馬勒的交響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豐富多樣,其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研究話題。該書以馬勒為中心,并從他輻射整個19世紀的交響曲創(chuàng)作,相互映照,互為補充,呈現了一個很好的論述方式。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音樂釋經學”研究方法引人關注,由此所引發(fā)的思考與啟發(fā),定會對我國未來研究馬勒及19世紀交響曲的走向帶來積極的影響。我要熱烈祝賀該書中譯本的及時出版,也強烈推薦給馬勒及交響曲的愛好者、研究者閱讀和收藏此書!
——陳鴻鐸(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著作等身的德國音樂學家康斯坦丁·弗洛羅斯這部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專著,通過“音樂釋經學”,一種新穎而高階且適于語義解讀的音樂分析法,對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作了全面而客觀的、有據而可驗證的、突破而有說服力的深入解讀。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角度,重提或恢復了關于音樂作品之“標題”、“標題性”、“標題音樂”及其理解的永恒意義!作為弗洛羅斯馬勒研究的“三部曲”之一,不僅有圍繞作曲技術、體裁形式、標題內容方面的精當分析和比較判斷,也有關于思想史、接受史、象征史、新標題交響音樂美學等方面的深入探討和獨到見解。既是技術的,也是方法的;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既是提問的,也是解答的。為人們透過層層表象而貼近馬勒及其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的實質,拓寬了新視野,開辟了新途徑。
——彭志敏(音樂分析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
19世紀是交響曲的黃金時代,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交響曲啟迪并激勵浪漫一代作曲家不斷探索這種大型器樂曲體裁的品格建構和音樂表達的可能性。作為重要的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馬勒在交響曲領域所展現的強勁創(chuàng)造力與音樂震撼堪稱一個時代的藝術輝煌。弗洛羅斯從交響曲的藝術本質、體裁與形式意涵、音樂元素三個層面探究馬勒交響曲的獨創(chuàng)性與19世紀音樂傳統(tǒng)的內在聯系,深度詮釋作曲家的個性化創(chuàng)造和音樂文脈延續(xù)的獨特意義。這部內容豐實、見解獨到的專著無疑是當代“馬勒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將有助于我們更為全面、深入地理解馬勒交響曲的藝術價值。
——孫國忠(音樂學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德國著名音樂學家康斯坦丁·弗洛羅斯致力于在音樂作品的分析中融入更豐富、更復雜的人文內涵解讀——《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即為例證。此書將馬勒的交響曲創(chuàng)作置于19世紀以來音樂與文化的廣闊發(fā)展語境中,深入挖掘和探討了馬勒的交響曲創(chuàng)作與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柏遼茲、李斯特、瓦格納、布魯克納、柴可夫斯基、理查·施特勞斯等前輩和同代作曲家的深刻關聯,并以獨特視角考察馬勒音樂中涉獵宣敘調、眾贊歌、贊美詩、藝術歌曲、進行曲、葬禮音樂、田園曲、“遠方的音樂”、諧謔曲、小步舞曲、連德勒舞曲、圓舞曲、自然與鳥鳴、呼叫與嘆息、夜晚和睡眠、災難和救贖、地獄和天堂等“音樂之內”和“音樂之外”諸多“表現母題”的技術手段與藝術用意,不僅為讀者進一步理解馬勒交響曲開辟了嶄新的境界,也為音樂作品的研究拓展了值得借鑒的方法論途徑。特此大力推薦!
——楊燕迪(音樂學家、音協(xié)西方音樂學會會長)
古斯塔夫·馬勒系列: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精裝) 內容簡介
德國音樂學家、馬勒專家康斯坦丁·弗洛羅斯代表性研究成果,“古斯塔夫·馬勒系列”第II卷。書中深入解讀了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的多重關系,將馬勒的交響曲創(chuàng)作與貝多芬、舒伯特、布魯克納、瓦格納、柏遼茲、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開全面的比較分析,揭示了馬勒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方法、思想及其藝術觀念的來源,尤其指出標題性思維在馬勒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對于理解馬勒交響曲作品乃至19世紀交響音樂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古斯塔夫·馬勒系列: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精裝) 目錄
古斯塔夫·馬勒系列:馬勒與19世紀交響曲新解(精裝) 作者簡介
康斯坦丁·弗洛羅斯,德國音樂學家,漢堡大學特聘教授、名譽教授,1999年,被雅典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漢堡音樂學年鑒》聯合編輯,漢堡古斯塔夫·馬勒協(xié)會主席,愛爾福特公益科學學院成員,理查德·瓦格納協(xié)會名譽會員,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成員。德國音樂學的領軍學者之一,致力于音樂學、文化和歷史研究,出版22本著作并發(fā)表大量學術論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