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5807
- 條形碼:9787100175807 ; 978-7-100-1758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文化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文化》的作者在完整梳理中國歷史文化歷程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史觀融入其中。作者認為,中國文化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也具有獨特的精神特質,這使中國在幾千年歷史更迭的過程中展現出綿延不絕的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在經濟與文化方面均顯現出強悍的生命力。通過加強對歷史的學習和了解,可以更加深刻地體察到中國之所以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的原因。與傳統歷史教材相比,本教材更注重減少說教性,增加可讀性,并將歷史上杰出的大人物、大事件加以突出。小貼士版塊介紹與正文主線相關聯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后的思考題則將學生從事件的表象引入更加深層的認識層面,啟發學生多向度考慮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力。
中國歷史文化 內容簡介
作為一本面向大專學生的歷史文化讀物,《中國歷史文化》詳細介紹了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知識,同時符合課程教學目標。《中國歷史文化》一書主要涉及了以下六個大類的內容:一是中華民族大歷史演進中制度變遷、民族的融合、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的發展變化。二是統治者選賢選士制度和教育的發展。三是文字產生與精神產品的物化,以及作為時代精神載體的文學的發展。四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與科學技術的發現、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作為物質生產的工具、禮儀供奉、生活用品的改進制作和發展。對自然物質、物資稟賦性質的認識及利用方式的發現,屬于科學;人對于利用自然稟賦工具的制造及技能的掌握屬于技術。第二個方面是文明時代知識的積累、保存和文學產品的傳播,屬于思維成果的物質形態。其中對文化的載體的變化尤當重視:龜甲、竹木、紙張發明、印刷術的發展,也屬于技術。五是作為精神寄托的宗教的發展傳承與交流匯通。六是中外交流、相互影響的歷程。
中國歷史文化 目錄
中國歷史文化 作者簡介
張效民,曾任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進深圳市委主委、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作為一位著作大家,他在擅長的文學、歷史、教育領域著述甚豐,已出版專著、主編各類著作30余部,論文等文章上百篇,各類文字總計超800萬字。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