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 蔡元培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9483
- 條形碼:9787547619483 ; 978-7-5476-194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 蔡元培文選 本書特色
經由精選文本,重新認知蔡元培在近代思想史上中地位和貢獻,進而觀照現有近代思想史的若干反思和質疑。在蔡元培力主中西文化融合的主張及活動中,認知他對古今中西文化應采取兼收并蓄、擇善從之的態度,力挽當時中國文化勢弱之狂瀾的不竭努力。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及堅守中,促成中國近現代教育制度的形成。此外,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觀對北大學風建設及當時全國的教育和德育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回溯蔡元培關于中西文化爭論和融合發展的觀點,為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文化繁榮復興及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歷史借鑒,同時,其治校理論對當前的教育改革也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 蔡元培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為復旦大學教授張汝倫編選的《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蔡元培文選》,精選蔡元培生平作品中有關中西文化、中國教育及人的修養問題的文章,分“論中西文化”篇——《世界觀與人生觀》《華法教育會之意趣》《在清華學校高等科演說詞》等,“論教育”篇——《學堂教科論》《中國倫理學史》《對于新教育之意見》《教育之對待的發展》《教育獨立議》《中國教育的發展》等;“論立德修身”篇——《中學修身教科書》《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以美育代宗教說——在北京神州學會演說詞》等。在回望中國進入現代后面臨的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問題中,能從蔡元培的主張里尋見當下中華文化復興及“走出去”的啟示;在蔡元培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中能攫得緩解當下教育困境的出口;從蔡元培上承中國古代思想同時旁及東西倫理學大家之說的修身思想中,能找見社會急速進步中出現的道德倫理問題的解決之道。
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 蔡元培文選 目錄
001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蔡元培(代序) 張汝倫
論中西文化
在杭州方言學社開學日演說詞
世界觀與人生觀
《學風》雜志發刊詞
華法教育會之意趣
在清華學校高等科演說詞
《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
哲學與科學
杜威六十歲生日晚餐會演說詞
在愛丁堡中國學生會及學術研究會歡迎會演說詞
中國的文藝中興
——在比利時沙洛王勞工大學演說詞
在康德誕生二百周年紀念會上致詞
《中國新文學大系》總序
孔子之精神生活
《人與地》序
論教育
學堂教科論
中國倫理學史
對于新教育之意見
新教育與舊教育之歧點
——在天津中華書局“直隸全省小學會議歡迎會”上的演說詞
北大一九一八年開學式演說詞
《國民雜志》序
教育之對待的發展
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與社會》社演講詞
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書
教育獨立議
中國教育的發展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
《俞理初先生年譜》跋
論立德修身
中學修身教科書
華工學校講義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在愛國女學校之演說
以美育代宗教說
——在北京神州學會演說詞
北大進德會旨趣書
科學之修養
——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修養會演說詞
在卜技利中國學生會演說詞
美育
美育與人生
復興民族與學生
——在大夏大學學生自治會演說詞
文化融合與人文教養 蔡元培文選 作者簡介
張汝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哲學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中西哲學和文化比較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外社會科學》雜志特約編委,《當代中國哲學叢書》主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