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類學在中國 從過去尋找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5709
- 條形碼:9787100235709 ; 978-7-100-23570-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學在中國 從過去尋找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作者王銘銘近二十年來以學術史為主題所做的文章和演講,以期為“人類學中國化”這一命題提供回顧與展望的新角度,整體性地展現一位人類學學者探尋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視野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人類學在中國 從過去尋找未來 目錄
序
致謝
上 先哲剪影
蔡元培,遠在的民族學豐碑
吳文藻與“中國化”
從江村到祿村:青年費孝通的“心史”
魁閣的過客
雞足山與涼山
新中國人類學的“林氏建議”
從潘光旦土家研究看學科的 1950 年代
中 知識地理
“三圈說”:中國人類學漢人、少數民族、海外研究的學術遺產
村莊:從人類學調查到文明史探索
“中間圈”:民族的人類學研究與文明史
所謂“海外民族志”
下 反思與繼承
反思二十五年(1980—2005)來的中國人類學
1990 年代文化研究的內在困境:對有關論述的質疑
從關系主義角度看:《中國新人類學》后記
從地理—宇宙形態、歷史時間性看學術體系構建
“家園”何以成為方法?
作為世界的地方
人類學與區域國別研究
從文化翻譯看“母語”的地位問題
附錄:從世界觀看人類學的歷史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人類學在中國 從過去尋找未來 作者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學術領域涵蓋城市儀式時空研究、鄉村民族志、歷史人類學、民族學、中國西方論、比較神話學、社會理論等。著有《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心與物游》《中間圈:“藏彝走廊”與人類學的再構思》《帝國與地方世界》《人生史與人類學》《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超社會體系:文明與中國》《刺桐城——濱海中國的地方與世界》等。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