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與契約改進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333038
- 條形碼:9787522333038 ; 978-7-5223-3303-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與契約改進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明確指引的兩種主流激勵方式。自2006年正式實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以來,這兩種主流的股權激勵方式在不同階段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選擇偏好并在2012年起出現反轉。這在理論上當做何解釋?實踐上又有何政策啟示?值得深入研究。本書基于長期時間窗口并結合宏觀與微觀研究視角,通過實證揭示、規范評判、制度選擇和實踐驗證的四大研究步驟,對上市公司經營者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及其后果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限制性股票更有利于現代企業高管激勵與約束的雙重治理目標,而股票期權的風險約束作用不盡人意。其蘊含的政策啟示在于,經濟形勢利好時期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并不重要,但經濟形勢不利時期,則至關重要。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與契約改進路徑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 主要難點與可能創新
1.4 章節安排
第2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
2.1 概念界定
2.2 基礎理論
2.3 文獻回顧
第3章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動因與偏好變遷
3.1 引言
3.2 股權激勵方式特點與選擇偏好
3.3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動因與偏好反轉研究假設
3.4 研究設計
3.5 實證結果與分析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與激勵效應
4.1 引言
4.2 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與激勵效應研究假設
4.3 研究設計
4.4 實證結果與分析
4.5 進一步研究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股權激勵方式效率異質性啟示與剩余索取權配置
5.1 引言
5.2 股權激勵方式效率異質性對剩余索取權配置的啟示
5.3 基于剩余索取權配置的激勵契約研究進展與機會
5.4 剩余索取權不同配置方式的激勵機理
5.5 剩余索取權贈予式配置的激勵契約模型及效率損失
5.6 剩余索取權購買式配置的激勵契約模型及效率改進
5.7 引入相對業績評價的剩余索取權激勵契約模型及效率改進
5.8 剩余索取權購買式配置效率啟示與股權激勵契約改進路徑探討
5.9 本章小結
第6章 剩余索取權購買式配置的新型股權激勵契約實踐與效果驗證
6.1 引言
6.2 剩余索取權購買式配置的新型股權激勵契約實踐模式
6.3 新型股權激勵契約之內部跟投激勵機理與研究假設
6.4 實證研究設計
6.5 實證結果與分析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理論貢獻
7.3 實踐啟示
7.4 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