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改良SAC分類簡介 1
DAWSON, W. MARTIN, W.?D. POLIDO
1.1 引言 2
1.2 歷史背景 2
1.3 評審團隊 3
1.4 SAC分類的潛在作用 3
1.5 本書使用說明 4
第2章:
更新SAC分類背后的基本原理 5
DAWSON, C. STILWELL
2.1 定義 6
2.2 假設 7
2.3 醫生是風險因素嗎? 7
2.3.1 影響醫生的風險因素 7
2.3.1.1 經驗 7
2.3.1.2 培訓 8
2.3.1.3 能力的自我評估 8
2.3.1.4 共享學習 8
2.3.1.5 短期培訓課程 9
2.3.1.6 結構性的教育與培訓 9
2.3.2 減少醫生相關風險 9
2.3.2.1 認識“人為因素”風險 9
2.3.2.2 壓力作為風險因素 9
2.3.2.3 減少人為事件 9
2.3.2.4 醫生風險因素與其他風險來源 10
2.4 分類的基本原理 10
第3章:
牙種植的風險 11
DAWSON, W. MARTIN, W.?D. POLIDO
3.1 風險管理原則 12
3.2 SAC分類作為風險管理工具 12
3.3 全身風險 13
DAWSON, J. KLEINHEINZ, A. MURAT K?KAT,
D. WISMEIJER
3.3.1 患者全身健康因素 13
3.3.1.1 健康狀態 13
3.3.1.2 藥物 14
3.3.1.3 放射治療 14
3.3.1.4 生長發育狀態 14
3.3.2 患者相關的態度/行為因素 15
3.3.2.1 吸煙習慣 15
3.3.2.2 依從性 15
3.3.2.3 口腔衛生 15
3.3.2.4 患者期望 15
3.3.3 位點相關因素 16
3.3.3.1 牙周狀況 16
3.3.3.2 張口度 16
3.3.3.3 種植位點的既往手術 16
3.3.3.4 鄰近的病理情況 17
3.4 美學風險 17
3.4.1 全身狀態和吸煙習慣 17
3.4.2 大笑時牙齦暴露 17
3.4.3 缺牙間隙的寬度 18
3.4.4 牙冠形態 19
3.4.5 鄰牙修復狀態 19
3.4.6 牙齦表型 20
3.4.7 周圍組織體積 20
3.4.8 患者的美學期望 20
3.5 無牙頜美學風險評估(EERA) 21
GONZAGA, W. MARTIN, D. MORTON
3.5.1 面部支撐 23
3.5.2 唇部支撐 23
3.5.3 上唇長度 24
3.5.4 頰廊 24
3.5.5 笑線 25
3.5.6 上下頜關系 26
3.6 外科風險 26
W.?D. POLIDO
3.6.1 解剖結構 26
3.6.1.1 骨體積-水平向 27
3.6.1.2 骨體積-垂直向 28
3.6.1.3 角化組織 29
3.6.1.4 軟組織質量 29
3.6.1.5 鄰近重要解剖結構 30
3.6.2 鄰牙狀況 30
3.6.2.1 齦乳頭 30
3.6.2.2 退縮 31
3.6.2.3 鄰面附著 31
3.6.3 拔牙 32
3.6.3.1 牙根形態/根間骨 32
3.6.3.2 牙槽骨和基底骨形態 33
3.6.3.3 拔牙窩骨壁 33
3.6.3.4 唇側骨壁厚度 34
3.6.3.5 預計種植體植入后的剩余缺損 34
3.6.3.6 軟組織質量與數量 36
3.6.4 外科復雜性 37
3.6.4.1 植入時機 37
3.6.4.2 移植程序 39
3.6.4.3 種植體數量 39
3.7 修復風險 40
STILWELL, W. MARTIN
3.7.1 位點的修復因素 40
3.7.1.1 修復空間 41
3.7.1.2 頜間距離 41
3.7.1.3 缺牙區牙槽嵴的體積與特征 43
3.7.2 咬合因素 43
3.7.2.1 咬合方案 44
3.7.2.2 咬合參與 44
3.7.2.3 副功能咬合 44
3.7.3 過程復雜性 44
3.7.3.1 張口度 45
3.7.3.2 過渡修復 45
3.7.3.3 種植體支持式臨時修復 45
3.7.3.4 種植體數量和位置 45
3.7.3.5 負荷方案 45
3.7.4 并發癥因素 46
3.7.4.1 生物學 47
3.7.4.2 機械和工藝 48
3.7.4.3 維護 48
第4章:
如何運用SAC評估工具進行分類? 49
DAWSON, S. KELLER
4.1 引言 50
4.2 定義 50
4.3 操作流程 50
4.3.1 全身風險評估(GRA) 51
4.3.2 美學風險評估(ERA) 51
4.3.2.1 ERA 51
4.3.2.2 EERA 51
4.3.3 外科風險評估(SRA)和外科分類 52
4.3.4 修復風險評估(PRA)和修復分類 52
4.4 計算分類 52
4.4.1 計算機制 52
4.5 運行測試 52
4.6 結果展示 53
第5章:
SAC評估工具臨床實例 55
MARTIN, A. DAWSON, W.?D. POLIDO
5.1 引言 56
5.2 單顆牙缺失間隙的種植修復:低美學風險區
57
5.2.1 下頜磨牙 57
ROCCUZZO
5.2.2 下頜磨牙 61
GONZAGA
5.3 單顆牙缺失間隙的種植修復:高美學風險區
64
5.3.1 上頜中切牙 64
GONZAGA, W. MARTIN
5.3.2 上頜側切牙 69
TREVI?O SANTOS
5.4 拔牙窩即刻種植:單根牙 76
5.4.1 上頜中切牙 76
MARTIN, L. GONZAGA
5.4.2 上頜前磨牙 82
GONZAGA
5.5 拔牙窩即刻種植:多根牙 87
5.5.1 上頜**磨牙 87
CASENTINI
5.6 小缺牙間隙的種植修復:低美學風險區 93
5.6.1 相鄰的上頜前磨牙 93
CHEN, A. DICKINSON
5.7 小缺牙間隙的種植修復:高美學風險區 98
5.7.1 相鄰的上頜切牙 98
CASENTINI , M. CHIAPASCO
5.8 較大缺牙間隙的種植修復:高美學風險區
108
5.8.1 上頜側切牙與中切牙缺失 108
TREVI?O SANTOS
5.9 較大缺牙間隙的種植修復:局部可摘義齒
113
5.9.1 上頜 113
STILWELL
5.10 全牙弓種植體支持式修復:可摘義齒 117
5.10.1 上頜牙列缺失:種植體支持式桿卡覆蓋義齒
117
LIN, D. MORTON
5.10.2 上頜牙列缺失:顴種植體支持式桿卡覆蓋
義齒 123
W.?D. POLIDO, WS. LIN
5.11 全牙弓種植體支持式修復:固定義齒 131
5.11.1 下頜牙列缺失:固定義齒 131
CASENTINI
5.11.2 上下頜牙列缺失:種植體支持式全口全瓷
固定義齒 140
MORTON, WS. LIN, W.?D. POLIDO
第6章:
總結 151
DAWSON, W. MARTIN, W.?D. POLIDO
第7章:
參考文獻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