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賞析: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千字文(彩繪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228780
- 條形碼:9787541228780 ; 978-7-5412-287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賞析: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千字文(彩繪版) 本書特色
◆提升品德修養,傳承優秀文化 本書精選古代蒙學教育的典籍——“三百千”與弟子規,繼承和深入挖掘它們在培養孩子的品德修養、學習能力、開發智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讓孩子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崇德明禮,知恥向善,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校精良,版本權威 書中內容由相關領域名師精心編纂,以商務印書館版本為底本,經過十余次審校,修正市面版本諸多錯漏,在語言通順流暢,文字輕松好讀的基礎上,確保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讓孩子在趣味中加深對國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精解原文,提升語文素養 選擇有助于孩子理解原文內容的蒙學精華,意蘊醇厚。輔以精彩譯文與詳細解析,有助于理解性記憶原文,增進古詩文積累,豐富語言文化知識,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與學業成績。 ◆知識豐富,版塊多元 全書共計240余講,涵蓋《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全卷,《百家姓》常見姓氏。廣泛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化、倫理等多元知識領域,內容豐富有價值。文中特設注音、原文、注釋、譯文、少年愛讀故事和成語積累等版塊,寓教于樂,讓孩子在趣味盎然的學習中,汲取知識的甘霖。 ◆精美古風插畫,圖文雙茂 全套書共繪制了500余幅古風插圖,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營造出濃郁的中式美學氛圍,趣味性十足,讓孩子在欣賞中領略國學魅力,掌握國學知識,激發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向往,讓心靈在美的熏陶下茁壯成長。 ◆版式雅致精美,無障礙閱讀 原文大字排版,逐句注音,掃清閱讀障礙。四色全彩印刷,內文選取細膩膠版紙,更好地呈現經典魅力,增進閱讀代入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賞析: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千字文(彩繪版) 內容簡介
《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四卷)是一套專為孩子們精心編寫的童蒙養正讀物,它涵蓋了蒙學經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的精華內容,并繪制500余幅精美古風插圖。孩子們可以從《三字經》中了解古代常識、歷史故事,領悟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百家姓》中追溯自己姓氏的來源,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感;從《千字文》中學習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等知識,拓展眼界;從《弟子規》中學到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時應知曉的禮儀與規范。
全書分為原文、注釋、譯文、少年愛讀故事和成語積累五大版塊,旨在讓孩子們在趣味閱讀中了解到古代常識、國學文化、歷史故事,深入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和道德教育的智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品德。領悟到為人處世的道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賞析: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千字文(彩繪版) 目錄
《千字文》
**講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002
第二講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006
第三講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010
第四講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014
第五講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018
第六講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022
第七講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026
第八講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030
第九講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034
第十一講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042
第十二講 景行維賢,克念作圣...................................046
第十三講 空谷傳聲,虛堂習聽...................................050
第十四講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054
第十五講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058
第十六講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062
第十七講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066
第十八講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070
第十九講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074
第二十講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078
第二十一講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 ...............................082
第二十二講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 ...............................086
第二十三講 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090
第二十四講 宮殿盤郁,樓觀飛驚 ...............................094
第二十五講 丙舍傍啟,甲帳對楹 ...............................098
第二十六講 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102
第二十七講 府羅將相,路俠槐卿 ...............................106
第二十八講 高冠陪輦,驅轂振纓 ...............................110
第二十九講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114
第三十講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118
第三十一講 晉楚更霸,趙魏困橫 ...............................122
第三十二講 起翦頗牧,用軍*精 ...............................126
第三十三講 九州禹跡,百郡秦并 ...............................130
第三十四講 雁門紫塞,雞田赤城 ...............................134
第三十五講 治本于農,務茲稼穡 ...............................138
第三十六講 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142
第三十七講 聆音察理,鑒貌辨色 ...............................146
第三十八講 省躬譏誡,寵增抗極 ...............................150
第三十九講 兩疏見機,解組誰逼 ...............................154
第四十講 求古尋論,散慮逍遙...................................158
第四十一講 渠荷的歷,園莽抽條 ...............................162
第四十二講 陳根委翳,落葉飄搖 ...............................166
第四十三講 耽讀玩市,寓目囊箱 ...............................170
第四十四講 具膳餐飯,適口充腸 ...............................174
第四十五講 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178
第四十六講 紈扇圓絜,銀燭煒煌 ...............................182
第四十七講 弦歌酒宴,接杯舉觴 ...............................186
第四十八講 嫡后嗣續,祭祀烝嘗 ...............................190
第四十九講 箋牒簡要,顧答審詳 ...............................194
第五十講 驢騾犢特,駭躍超驤...................................198
第五十一講 布射僚丸,嵇琴阮嘯 ...............................202
第五十二講 釋紛利俗,并皆佳妙 ...............................206
第五十三講 年矢每催,曦暉朗曜 ...............................210
第五十四講 矩步引領,俯仰廊廟 ...............................214
第五十五講 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218
展開全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賞析:寫給孩子的蒙學四書--千字文(彩繪版) 作者簡介
于春娥,女,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系,現任教于山東大學,長期從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工作,先后在網絡媒體及都市女報等媒體發表文章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