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研譯:理念與箴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923257
- 條形碼:9787566923257 ; 978-7-5669-232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研譯:理念與箴言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篇。 為中英雙語。上篇 “ 傳統理念識悟 ” 由 “ 中國文化的基本 要略 ” “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 ” “中國學府的文化性格 ” “中國教育文化覽勝 ” 四章組成; 下篇 “ 教育箴言賞析 ” 由 “ 學派思想選讀 ” “經典名言拾味 ” “名人家訓舉隅 ” “大學校 訓簡覽 ” 四章組成。全書模塊設計基于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的高頻話題、著名人物、 經典著 作與傳世文獻。本書在向中外讀者展析傳統教育文化精髓畫卷的同時,著重凝練四大特色: 觀念與箴言的雙向融合、 語言與文化的雙科視角、 學術與通識的雙重定位、 外語與教育的雙效實踐。
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研譯:理念與箴言 目錄
**章 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略 /
2
**節 環境與文化初態 / 2
一、大河文明 / 2
二、宗族制度 / 3
第二節 歷史與民族特征 / 3
一、歷史軌跡 / 4
二、民族性格 / 4
第三節 傳統與社會體系 / 6
一、中心主義與和諧為上 / 6
二、血緣社會與良知體系 / 7
第二章 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
/ 9
**節 優秀傳統對教育的影響 / 9
一、生命的哲學 / 9
二、語言的魅力 / 10
三、文化的標識 / 11
第二節 教育哲學中的文化淵源 / 12
一、哲學與倫理 / 12
二、基本價值觀 / 13
第三節 中國教育的演變與特征 / 15
一、歷史的蹤跡 / 15
二、傳統的特征 / 17
第三章 中國學府的文化性格
/ 18
**節 中國學府的基本格局 / 18
一、教育制度與中國學府 / 18
二、中國學府的教育文化 / 19
目 錄8
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研譯:理念與箴言
第二節 當代大學的文化變遷 / 20
一、儒家文化的精神坐標 / 20
二、大學精神的內涵演變 / 21
第三節 著名學府與文化理念 / 23
一、知名校長足跡 / 23
二、名校文化符號 / 24
第四章 中國教育的文化覽勝
/ 27
**節 比較視野中的文化風景 / 27
一、傳統理念的對比 / 27
二、教育思想的差異 / 29
三、文化名人的對話 / 31
第二節 教育世界里的精神核心 / 36
一、世界觀的縮影 / 36
二、人生觀的映射 / 41
三、價值觀的沿革 / 44
第三節 人物故事中的美德取向 / 48
一、精忠報國 / 48
二、孝悌禮儀 / 50
三、誠實守信 / 52
四、天道酬勤 / 54
下篇 教育箴言賞析
第五章 學派思想選讀
/ 58
**節 治國與修行 / 58
一、先秦百家的主張 / 58
二、魏晉隋唐的思想 / 61
第二節 理學與功利 / 65
一、宋元明清的理學思想 / 65
二、宋代教育的功利思想 / 68
第三節 心學與實學 / 71
一、宋元明清的心學思想 / 72
二、清代教育的實學思想 / 759
上篇·傳統理念識悟
第六章 經典名言拾味
/ 79
**節 為學與修身 / 79
一、秦漢前后時期 / 79
二、唐宋前后時期 / 81
三、明清前后時期 / 82
第二節 勵志與世情 / 83
一、秦漢前后時期 / 84
二、唐宋前后時期 / 85
三、明清前后時期 / 86
第七章 名人家訓舉隅
/ 87
**節 修身處世 / 87
一、修身名家與名篇 / 87
二、處世名家與名篇 / 91
第二節 齊家立業 / 95
一、齊家名家與名篇 / 95
二、立業名家與名篇 / 99
第八章 大學校訓簡覽
/ 106
**節 校訓文化概述 / 106
一、校訓的淵源 / 106
二、校訓的形式 / 108
三、校訓的內涵 / 109
第二節 特色校訓枚舉 / 111
一、華東地區高校 / 111
二、華北地區高校 / 112
三、華西地區高校 / 114
四、華南地區高校 / 115
五、華中地區高校 / 116
第三節 中西校訓比較 / 117
一、文化之源的比較 / 117
二、校訓特征的比較 / 118
三、校訓文化的啟示 / 120 英文目錄
Part I Comprehension of the Traditional Perceptions
Chapter One The Main Outlines of Chinese Culture
Section One The Environment and Initial State of Culture / 134
Ⅰ . The Great River Civilization / 134
Ⅱ . The Clan System / 135
Section Two The History and National Character / 136
Ⅰ . The Historical Track / 136
Ⅱ . The National Character / 137
Section Three The Tradition and the Social System / 139
Ⅰ . Centralism and Harmony / 139
Ⅱ . Consanguineous Society and Conscience System / 140
Chapter Two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Section On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nfluence on Education / 142
Ⅰ . The Philosophy of Life / 142
Ⅱ . The Charm of the Language / 143
Ⅲ . The Implica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 144
Section Two The Cultural Source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146
Ⅰ . The Philosophy and the Ethic / 146
Ⅱ . The Basic Values of Teachings / 148
Section Three The Evolution and Features of Education in China / 150
Ⅰ . The Historical Traces / 150
Ⅱ .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 153
Chapter Three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Institutes in China
Section On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hinese Institutes / 155
Ⅰ .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Chinese Institutes / 155
Ⅱ . The Educa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Institutes / 156
Section Two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ies / 157
Ⅰ . The Spiritual Guidance of Confucianism / 157
Ⅱ . The Connotation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 159
Section Three The Cultural Concepts of Famous Universities / 162
Ⅰ . The Footprints of Prestigious University Presidents / 162
Ⅱ . The Culture Symbols of Famous Universities / 164
Chapter Four An Overview of Chinese Educational Culture
Section On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n a Comparative View / 167
Ⅰ . Contrasts of Traditional Ideas / 167
Ⅱ .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170
Ⅲ . Dialogu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Figures / 174
Section Two The Spiritual Core of the Educational World / 179
Ⅰ . The Microcosm of Worldview / 179
Ⅱ . The Essence in View of Life / 186
Ⅲ . The Evolution of Sense of Values / 191
Section Three Virtue Orientation in Life Stories / 196
Ⅰ . Loyalty and Patriotism / 196
Ⅱ . Filial Piety and Etiquette / 199
Ⅲ .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 203
Ⅳ . Diligence and Great Efforts / 205
Part II Contempl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overbs
Chapter Five The Selected Readings of Schools and Thoughts
Section One The Governance and Cultivation / 209
Ⅰ . The Hundred Schools before Qin Dynasty / 209
Ⅱ . Cultivation Thoughts from Wei to Tang Dynasties / 215
Section Two The Neo-Confucianism and Utility Thoughts / 220
Ⅰ . The Neo-Confucianism from Song to Qing Dynasty / 220
Ⅱ . The Utility Thoughts in Song Dynasty / 225
Section Three The Mind Philosophy and Practical Learning / 229
Ⅰ . The Mind Philosophy from Song to Qing Dynasty / 230
Ⅱ . Practical Learning in Education of Qing Dynasty / 234
Chapter Six The Comprehension of Classic Proverbs
Section One Studies and Self-cultivation / 239
Ⅰ . Around Qin and Han Dynasties / 239
Ⅱ . Aroun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242
Ⅲ . Around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244
Section Two Inspirations and Worldly Philosophy / 247
Ⅰ . Around Qin and Han Dynasties / 247
Ⅱ . Aroun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249
Ⅲ . Around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251
Chapter Seven The Essentials of Famous Family Instructions
Section One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Living / 253
Ⅰ . Famous Names and Instructions about Self-cultivation / 254
Ⅱ . Famous Names and Instructions about Social Living / 257
Section Two Family Management and Career Achievement / 260
Ⅰ . Famous Names and Instructions about Family Management / 260
Ⅱ . Famous Names and Instructions about Career Achievement / 264
Chapter Eight The Scanning of University Mottoes
Section One An Overview of the School Motto Culture / 269
Ⅰ . The Origin of the School Mottoes / 269
Ⅱ . The Forms of the School Mottoes / 271
Ⅲ .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hool Mottoes / 274
Section Two Some Characteristic School Mottoes / 276
Ⅰ . Universities in Eastern China / 276
Ⅱ .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China / 278
Ⅲ . Universities in Western China / 281
Ⅴ . Universities in Southern China / 282
Ⅵ . Universities in Central China / 284
Section Three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ol Mottoes / 285
Ⅰ . Th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Sources / 285
Ⅱ . The Comparison of School Motto Characteristics / 287
Ⅲ . The Implication of School Motto Culture / 290
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研譯:理念與箴言 作者簡介
嚴明,文學博士, 教授。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文化訪問學者, 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教 育語言學專委會常務理事; 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理事; 上海外文學會會員; 上海民革市 委科教委委員; 九州詩詞學會會員。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洛陽理工學院 客座教授, 喀什大學研究生導師,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分別于上海師范大學、華東理工 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學士、碩士、 博士學位; 分別于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 思迪國 際科技公司獲得 TESOL 國際英語教學證書及 Trados Studio 高級翻譯證書。 從事一線外 語教育并主講英漢翻譯、文化對比、西方文明史、 中國文化通論、 跨文化交際、 語言學 概論等課程。 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三項; 市級以上獎項三次; 獨著與主編包括《中西文 化風物志》、 《本土外語教師探究》、 《教育語言學研究》、 《西方文化人物志》等語 言教育文化書籍十多部 ; 作品與論文散見于幾十家人文類核心期刊。 研究方向: 教育語 言學、 文化對比、 教師發展。 俞越,教育學雙碩士, 上海民辦永昌學校副校長。 美麗中國援助西部教育項目志愿者 兼英語教師, 北京奧運會火炬助跑手。分別于上海復旦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學士、雙碩士學位。主修教育管理、教育科學與科技。先后擔任上 海復旦大學團委實踐部副部長、世博會新聞中心翻譯、美國威斯康辛州夏沃德小學實習 校長、 上海民辦永昌學校課程研發部部長, 國際部課程顧問。 研究方向: 英漢翻譯, 教 育文化與政策分析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