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天聞閣琴譜樂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5757
- 條形碼:9787541165757 ; 978-7-5411-657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聞閣琴譜樂詮 本書特色
高山流水遇知音 蜀派古琴覓知己由當今*具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家曾成偉教授主編,收錄除摘抄《天聞閣琴譜》琴曲之外獨有的原創或加工改造的琴曲二十二操。 ★蜀派古琴開宗立派的代表作★撰寫體例采用了原譜、打譜與打譜筆記三者共同呈現★以蜀派琴學彰顯巴蜀文化魅力
天聞閣琴譜樂詮 內容簡介
蜀派古琴是中國琴壇的重要流派之一,《天聞閣琴譜》作為蜀派古琴開宗立派的代表作,是迄今為止收錄琴曲*完整的琴譜,其深厚的學術價值受到海內外琴學研究者的關注。琴譜共16冊,清代咸豐年間由蜀派古琴大師、青城山道士張孔山在成都與唐彝銘共同搜集古琴秘譜合編,于清光緒二年(1876)完成,葉介福校對。 本項目將《天聞閣琴譜》收錄的二十多個蜀派琴譜進行重新整理“打譜”,由蜀派琴人將這一譜本重新研究整理,真切地反映出當代蜀派琴人對古代音樂的理解能力及蜀派古琴的演奏風格特征。項目由當今*具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家曾成偉教授主編,收錄除摘抄琴曲之外獨有的原創或加工改造的琴曲二十二操,考慮到“打譜”自上世紀五十年以來實際上已成為學術性和創造性并存的音樂實踐活動,故撰寫體例采用了原譜、打譜與打譜筆記三者共同呈現的方式。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大眾了解優秀傳統民族音樂,旨在進一步豐富、發展蜀派古琴藝術,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天聞閣琴譜樂詮 作者簡介
曾成偉,琴藝源于清代蜀派古琴大師張孔山,是其第六代傳人,在習琴中還繼承外祖父喻紹澤的家學衣缽,操縵至今四十余年,琴風穩健豪放、音色淳樸清麗,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氣韻,又兼音樂家技法精準、演繹嚴謹的功力,其演奏神形兼備,雅俗共賞,代表曲目《流水》《佩蘭》《秋水》《孔子讀易》《孤館遇神》等。近年來,在香港、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舉行十余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并多次應邀赴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講課、演出。出版有《蜀中琴韻》、《憶故人》、《中國古琴》等個人專輯;參與《琴韻繽紛》《中國民族器樂經典》等眾多音像制品的錄制;發掘蜀派古琴曲《孔子讀易》;發表《蜀派古琴源流及藝術特色》《琴詩的意境》等文著。其所研制的古琴也達到一流水平,被國內知名琴家以及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院校師生作為演出、教學琴使用。 王婷,青年古琴演奏家,師從蜀派古琴第六代傳人曾成偉教授,古琴專業碩士,中國琴會理事、四川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古琴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發表論文《對上世紀90年代蜀派琴曲“孔子讀易”兩種演奏版本的比較》《古琴文化情感表現力分析——評“古琴藝術理論與實踐”》等。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 曾河,古琴藝術家,藝術學碩士,音樂學哲學博士在讀,蜀派古琴葉氏一脈第七代傳人,四川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教師,中國琴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社會藝術水平音樂考級考官、四川音樂學院古琴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成偉古琴藝術機構主理人。 鄧麗珠,中國琴會理事、四川省川派古琴學會秘書長、四川省蜀派古琴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中國琴會教師培養計劃考核評委、成都摩詰琴院社長、四川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碩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