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方言學的傳承與創新:慶祝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高端論壇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39596
- 條形碼:9787566839596 ; 978-7-5668-395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方言學的傳承與創新:慶祝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高端論壇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二屆詹伯慧語言學獎頒獎大會暨慶祝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現代漢語方言學的傳承與創新”高端論壇論文集,收編了詹伯慧教授的部分文章和詹門弟子及再傳弟子提交論壇的文章,是詹門四代同堂的集體著作,是一本禮敬師長、文脈綿延的集子。本書力圖通過回望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的歷程,反映詹伯慧教授在培養研究生和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貢獻,展示詹伯慧教授及其研究生群體的學術成果,致敬并弘揚詹伯慧教授與時俱進的科研理念和育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激勵年輕學子見賢思齊,踵事增華,共同推動學術傳統傳承和學術進步。
漢語方言學的傳承與創新:慶祝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高端論壇論文集 目錄
深耕語學桃李芬芳——賀詹伯慧教授從教七十周年(代序)
前言侯興泉
師風師德
語言學家詹伯慧教授的“文土情懷”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詹伯慧先生師德師風側記
記詹師爺伯慧及詹門諸師若干事
師文師情
我跟語言學的六十載情結——為“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文庫”而作
雜議語言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漢語方言研究三十年
廣東漢語方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漢語方言學大詞典》說略
王力教授和漢語方言學——在北京大學紀念王力先生學術講座上的講話
我所認識的單周堯教授——敬賀單兄七十華誕
單一共時
廣東粵方言聲母特征分布格局及特點
論粵方言之“俗”研究
論婺州片吳語連讀變調中的聲母清濁變化——以義烏方言為例.
沂水方言的指示代詞
讀《廣東新語·土言》札記
《茍子》判斷句的結構、語義和標記類型,
接觸演變
幾段跨方言區的“同言線”——中古透、定母字今音聲母讀h
博羅本地話中的粵客方言接觸現象、規律與等級
贛南閩南方言安平話語音述略
江西修水寧河戲韻轍特點略考
“汶”名考
封開長安標話100核心詞中的漢語借詞
廣東佛山大欖話高變調的聲學特征
粵方言“掹”類詞語的使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兩百年來粵語勸止副詞的變異和變化
從語義地圖看湖南及其周邊方言“咖”的語法化
衡陽方言中的助詞“嗟”及其來源,
試論黔中屯堡方言中的語氣詞“哩”——兼談與貴州漢族移民的關系
山西偏關話的推鏈式音變
政治話語關鍵詞“戰略”的搭配特征、泛指及其動因,
綜合應用
語言流播與地理文化的關系
《廣東粵方言地圖集》與廣東地理語言學
四十年來我國地理語言學的發展
源于中國知網(CNKI)的廣府方言研究文獻綜述——基于SATI、CiteSpace的文獻計量
分析
如何利用漢語方言研究成果進行語言學課程教學。
動補式離合詞的界定與漢語補語系統的簡化
漢語二語教學語法體系吸收語法研究新成果之我見
印度尼西亞坤甸潮汕方言代際傳承中的語言活力研究
海外華人社區保育與海外華文教育
黃謙的《匯音妙悟》與梅膺祚的《字匯》
《辟邪歸正(客話)》寫作的方言點與年代
師功師承
詹伯慧教授學術年表簡編
詹伯慧教授歷年獲獎情況
本文集作者師承信息及通信錄
后記
展開全部
漢語方言學的傳承與創新:慶祝詹伯慧教授從教70周年高端論壇論文集 作者簡介
侯興泉,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暨南大學詹伯慧語言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2019年獲評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二等獎。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方言學、數字人文和中華文化傳承傳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項,其他項目十余項,發表方言論文40多篇。 張曉山,博士,現為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員。發表出版漢語方言學著作若干,有《粵西十縣市粵方言調查報告》(合著)、《新潮汕字典》、“潮州話否定詞研究”系列文章、《潮州話連讀變調的特點》、《粵北十縣(市)粵方言常用詞語的一致性和差異性》等。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