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軍隊文職人員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2180
- 條形碼:9787511562180 ; 978-7-5115-6218-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軍隊文職人員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4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新大綱版)》嚴格依據2023年6月發布的新的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管理學大綱與歷年真題的特點精心編寫而成。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契合考試新大綱,知識脈絡清晰
本書嚴格依據2023年6月發布新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大綱進行架構,立足關鍵考點,按照篇、章、考點的形式編排,以“考點”形式對應講解大綱內容,并結合真題出題形式、考查方向和涉及比例對知識點內容做了合理精簡和拓展。
2.呈現形式多樣,突出重點難點
本書在內容上精心篩選,去粗取精,搭配表格和圖片等多種形式,直觀地幫助考生備考。在正文中設置了“考情解讀”“強化練習”“真題再現”“考點演練”“中公點一點”等版塊,同時在具體內容處添加了考查年份標記,多樣化地呈現考查要點。此外,本書還以下劃線的形式標注重要內容的關鍵語句,幫助考生快速抓住重點。
3.圖書考點精講課,梳理框架
本書配有圖書考點梳理精講課,考生可掃描封底二維碼領取課程,下載“中公教育”APP或登錄“中公網校”官網聽課。
軍隊文職人員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24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新大綱版)》嚴格依據2023年6月發布的新的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管理學大綱與真題編寫。本書共包含六篇內容,分別是管理學基礎、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倫理學、公文寫作。書中基本涵蓋了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所測查的內容,并結合新大綱的變動情況,對新增加的組織行為、行政倫理規范、行政紀律、行政倫理監督等章的內容進行了完善。全書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能夠為考生實現科學備考提供幫助。本書對于報考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的考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同時可加強對新大綱變動內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軍隊文職人員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 目錄
目錄
**篇管理學基礎
考情解讀
**章管理學概述
考點1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考點3管理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考點4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
考點5管理活動的時代背景
第二章決策
考點1決策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決策過程與影響因素
考點3環境分析與理性決策
考點4決策的實施與調整
第三章組織
考點1組織的概念與特征
考點2組織設計的任務與影響因素
考點3組織結構
考點4組織整合
第四章領導
考點1領導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領導的一般理論
考點3激勵
考點4溝通
第五章控制
考點1控制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控制的類型
考點3控制的過程與方法
強化練習
第二篇組織行為學
考情解讀
**章組織行為學概述
考點1組織行為學的定義與內容
考點2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個體行為
考點1知覺與歸因
考點2價值觀與態度
考點3人格與能力
考點4情緒與壓力
第三章群體行為
考點1群體概述
考點2群體結構與群體行為特征
考點3群體人際關系與沖突
考點4團隊管理
第四章組織行為
考點1組織文化
考點2組織學習與創新
考點3組織變革與發展
考點4個人與組織的關系
強化練習
第三篇人力資源管理
考情解讀
**章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考點1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考點2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
考點3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人力資源招聘
考點1人力資源招聘的概念與原則
考點2人力資源招聘的途徑
考點3人員素質測評方法
第三章人力資源配置與流動
考點1人力資源配置
考點2人力資源流動
第四章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
考點1人力資源培訓
考點2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
第五章人力資源考評與薪酬
考點1人力資源績效考評
考點2人力資源薪酬
強化練習
第四篇公共事業管理
考情解讀
**章公共事業管理概述
考點1公共事業與公共事業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公共事業管理的體制
第二章公共事業管理
考點1科技事業管理
考點2教育事業管理
考點3衛生事業管理
第三章公共危機管理
考點1公共危機管理概述
考點2公共危機管理體制
考點3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管理
強化練習
第五篇行政倫理學
考情解讀
**章行政倫理學概述
考點1行政倫理學的概念與內涵
考點2行政倫理中的哲學問題
第二章行政倫理規范
考點1行政倫理規范概述
考點2行政倫理規范的生成與歷史演變
考點3行政倫理規范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行政紀律
考點1行政紀律概述
考點2行政紀律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3行政人員的他律與自律
第四章行政忠誠和行政責任
考點1行政忠誠
考點2行政責任
考點3行政正義
第五章行政倫理監督
考點1行政倫理監督概述
考點2行政倫理監督法制化
考點3我國的行政倫理監督
強化練習
第六篇公文寫作
考情解讀
**章公文寫作概述
考點1黨政公文的特點和分類
考點2公文格式
考點3黨政公文的行文規則和擬制
考點4公文辦理
考點5公文管理
第二章法定公文寫作
考點1命令
考點2決定
考點3通知
考點4報告
考點5請示
考點6批復
考點7通報
考點8公告
考點9函
考點10紀要
強化練習
軍隊文職人員專業輔導教材.管理學 相關資料
|管理學
第一篇管理學基礎|
1
★第一篇
管理學基礎
管理學基礎在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中是必考內容,考查占比為15%~32%,占比較高。其在客觀題與主觀題中皆有考查,主要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出現。
本篇各章內容在2019—2022年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中的具體考查題量和高頻考點如下表所示:
章年份考查題量高頻考點
管理學概述
2019年7道
2020年1道
2021年5道
2022年5道管理的概念與內涵(6道)
管理思想的產生與發展(2道)
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5道)
決策
2019年2道
2020年3道
2021年4道
|管理學
第一篇管理學基礎|
1
★第一篇
管理學基礎
管理學基礎在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中是必考內容,考查占比為15%~32%,占比較高。其在客觀題與主觀題中皆有考查,主要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出現。
本篇各章內容在2019—2022年軍隊文職管理學考試中的具體考查題量和高頻考點如下表所示:
章年份考查題量高頻考點
管理學概述
2019年7道
2020年1道
2021年5道
2022年5道管理的概念與內涵(6道)
管理思想的產生與發展(2道)
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5道)
決策
2019年2道
2020年3道
2021年4道
2022年5道決策的概念與內涵(4道)
決策的實施與調整(7道)
組織
2019年0道
2020年1道
2021年6道
2022年4道組織結構(7道)
組織整合(4道)
領導
2019年3道
2020年6道
2021年3道
2022年5道領導的一般理論(3道)
激勵(8道)
溝通(3道)
控制
2019年0道
2020年0道
2021年4道
2022年1道控制的概念與內涵(3道)
控制的類型(1道)
控制的過程與方法(1道)
本篇主要測查考生對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對管理基本職能的理解、掌握及運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夠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認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考試中,本篇內容整體難度不大,多為直接考查,考生需要熟記相關內容才能準確作答。
[特別說明]本篇在2023年新大綱中的考查范圍沒有變化,但是對一些具體考點的考查有所變動。具體來說,弱化了對計劃、激勵、溝通相關考點的考查;強化了對決策、組織、領導、控制等相關內容的考查,如增加了決策過程與影響因素、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控制的基本原理等考點。考生在備考此篇內容時要特別注意新變動的內容。
第一章管理學概述
考點1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下,為了實現特定的組織目標,動員和運用有效資源而進行的決策、組織、領導、控制等社會活動。
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
(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導的活動。管理者構成了管理活動的主體。要提高組織管理水平,關鍵在于提高組織中管理者的素質。
(2)管理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3)管理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組織目標是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
(4)管理需要有效地動員和配置資源。
(5)管理的基本職能,包括決策、組織、領導、控制等。
(6)管理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
管理的要素包括管理目標、管理主體、管理客體、管理方法、管理環境。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實現組織預定的目標。管理是為組織目標的有效實現服務的。這一方面明確了管理的工具或手段屬性。另一方面意味著作為工具和手段,管理的具體實踐必然會體現其運用主體的意志和特征。
(2)管理的主體是具有專門知識、利用專門技術和方法來進行專門活動的管理者。管理者是一種專門的職業,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管理者的,只有具備一定素質和技能的人,才有可能從事管理工作。
(3)管理的客體是組織活動及其參與要素。組織需要通過特定的活動來實現其目標,活動的過程是不同資源的消耗和利用的過程。為促進組織目標的有效實現,管理需要研究怎樣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如何合理地安排組織的目標活動。
(4)管理是一個包括多階段、多項工作的綜合過程。管理者制定了正確的決策后,還要組織決策的實施,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追蹤決策的執行進展,并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決策調整。因此,管理是一個包括決策、組織、領導、控制以及創新等一系列工作的綜合過程。
三、管理的本質
管理首先是對人或人的行為的管理,管理的本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組織成員在活動中的行為進行協調。
(一)管理是對人或對人的行為的管理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選擇對的人做對的事情,并努力讓這些人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表現出符合組織需要的行為。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能在合適的崗位上從事符合組織需要的事并始終表現出符合組織要求的行為,決策目標的實現是必然的。
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對人的管理,管理者的成功、管理者的職業生涯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僅取決于自己的個人素質、能力以及努力程度,還更多地取決于他們識人、用人的能力,取決于他們調動、維持人的積極性的能力。
(二)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行為進行協調
管理者的任務是協調不同成員在組織活動中的行為和貢獻。協調組織成員的行為以組織成員愿意接受協調和組織成員的行為可以協調為前提的。行為可協調性的前提是行為的可預測性。而行為之所以可預測是因為人們的行為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質表現為協調的管理活動要圍繞著規則的設立、運行及不斷改進來組織展開。
(三)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管理是一門科學,是在總結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用以指導人們從事管理實踐的活動。管理理論和管理工具是科學的,或者可以是科學的。
管理只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是正在發展中的科學。管理是人的活動,管理學并不能為管理者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只能提供給管理者管理的理論原則和基本方法。為解決問題、實現組織目標,管理者務必結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體現著管理的藝術性。管理的藝術性還體現在它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正是管理者有聲有色的創造,才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管理的實踐明顯地表現出藝術的特征。
管理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統一。管理者既要善于利用系統化知識,又要善于發揮創造性。實際上,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能否藝術地運用以及在何種程度上藝術地運用那些科學的理論、手段和方法。
(四)管理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與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通過“組織勞動”表現出來的管理的自然屬性;二是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通過“指揮、監督勞動”表現出來的管理的社會屬性。
從管理的自然屬性看,管理是通過組織生產力、協作勞動,使生產過程聯系為一個統一整體所必需的活動,是任何一種結合的生產活動中都必須進行的活動。從管理的社會屬性看,管理又是與生產關系相聯系的“指揮、監督勞動”的活動,是管理執行者維護和鞏固生產關系,實現特定生產或業務活動目標的一種職能。
(單選)“管理體現生產資料所有者指揮、監督勞動的意志,同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這指的是管理的()。
A.技術屬性B.人文屬性
C.自然屬性D.社會屬性
解析: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與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通過“組織勞動”表現出來的管理的自然屬性;二是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通過“指揮、監督勞動”表現出來的管理的社會屬性。故本題選D。
四、管理工作的內容
(一)決策
決策是組織在未來眾多的行動可能中選擇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決策職能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于管理過程的始終。因為無論組織、領導還是控制,其工作過程說到底都是由決策的制定和決策的執行兩大部分活動所組成的。決策滲透到管理的所有職能中,所以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也被稱作決策者。以往管理學研究通常把計劃作為管理的第一職能。在環境相對穩定時,組織活動基本沒有太多太快的變化,管理主要是對已經選擇的活動的組織展開;而當環境呈現迅速多變的特征后,組織活動方向和內容的調整成為管理的常態,決策也因此取代計劃成為管理的首要職能。
(二)組織
組織的職能在于保持完成計劃所必需的活動的連貫性和協調性,保證活動系統內部過程發展的平衡并給予調整。組織職能的任務是設計和維持一種職務結構,使人們明確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了解自己在相互協調中應起的作用,自覺地為實現集體目標有效地工作。組織是從事管理活動的載體,包括對組織結構和組織行為的分析和研究。組織的職能及其具體說明如下表所示:
職能具體說明
組織設計包括組織結構、部門與崗位設置及其相互關系
人員配備根據各種崗位活動的需要,解決好人員選聘、考核、培訓等問題,確保將合適的人選安置在各級組織結構適當的工作崗位上,使適當的工作由適當的人承擔
組織運行根據業務活動與環境的變化,維持組織的正常運轉,處理好組織中的各種關系,并研究和實施組織結構的調整和變革
(三)領導
領導是指在組織確立之后,各級管理者利用組織賦予的權力和自身的影響力,指導和影響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做出努力和貢獻的過程與藝術。有效的領導工作是組織任務完成的關鍵因素,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發揮著指揮、協調、監督、相互溝通以及激勵員工等必不可少的作用。領導是指揮、引導活動者的實際工作,使之順利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它直接涉及管理者和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
(四)控制
控制是指為了確保系統按預期目標運作,對其發展不斷地調整和施加影響的過程。管理控制手段雖然多種多樣,但其目的都在于使組織適應環境的變化,限制偏差的累積,以保證計劃目標的實現,或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適時地做出調整。
管理活動的控制職能是對管理客體的工作進行評估和調節,以確保集體的目標及為此而擬訂的計劃得以實現。在管理活動中,一旦決策方案、活動計劃通過組織付諸實施,就需要立即對活動加以控制。它通過監督,衡量計劃執行的進度,揭示計劃執行中的偏差,找出偏差的部位、性質和原因,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調節;或者把不符合要求的活動拉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使之按照原來的決策和計劃發展;或者重新決策,修正計劃。因此,控制工作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使管理工作成為一個閉環系統。
考點2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統原理、效益原理、適度原理,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基本原理具體內容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是管理的首要原理。以人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對組織活動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