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家庭學科學習——中日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309725
- 條形碼:9787519309725 ; 978-7-5193-097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小學家庭學科學習——中日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作為家長,總想給孩子*好的教育。但初為人母,難免力不從心,充滿困惑與焦慮。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當下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更加認可一切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生活學習教育,本書的寫作目標即是培養孩子具備理解生活、追求生活、創造生活、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的良好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中日兩國在家庭學科教育實踐的比較,有助于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拓寬思路,有參照范本,更好地為孩子成長提供養分。
中小學家庭學科學習——中日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中日兩國在教育不同階段對家庭學科學習目標的設定、內容的選擇、教學重點的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學過程的開展、學習效果的評價等的全面闡述,對兩國在學校教育活動開展中如何培養學生認識生活、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理想的家庭意識觀念,如何形成對家庭和社會生活的科學理解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
中小學家庭學科學習——中日比較研究 目錄
**篇 日本的家庭學科教育 **章 日本家庭學科教育的意義 **節 家庭學科教育的概念 / 004 第二節 家庭學科教育的培養目標 / 008 第三節 家庭學科教育的設定 / 011 第二章 日本小學的家庭學科 **節 小學家庭學科的定位和特點 / 016 第二節 小學家庭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 023 第三節 小學家庭學科的指導計劃 / 027 第四節 小學家庭學科的教學注意點 / 032 第五節 小學家庭學科的教材研究 / 036 I 第三章 日本初中的技術·家庭學科 **節 初中技術·家庭學科的定位和特點 / 050 第二節 初中技術·家庭學科的教學目標與內容 / 054 第三節 初中技術·家庭學科的指導計劃 / 058 第四節 初中技術·家庭學科的教學重點 / 060 第四章 日本高中的家庭學科 **節 高中家庭學科的定位和特點 / 074 第二節 高中家庭學科的教學目標 / 077 第三節 家庭基礎、家庭綜合、生活設計的目標與內容 / 080 第四節 家庭項目與學校家庭社團的活動 / 082 第五節 高中家庭學科的教學注意點 / 089 第二篇 中國的家庭學科相關教育 第五章 中國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家庭學科教育 **節 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的實施方案 / 102 第二節 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家庭學科教育 / 108 第三節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113 第四節 小學勞動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130 第五節 中國小學階段家庭學科的教學注意點 / 136 II 第六章 中國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家庭學科教育 **節 初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140 第二節 初中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155 第三節 初中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家庭學科相關教學案例 分析 / 162 第七章 中國高中教育階段的家庭學科教育 **節 普通高中課程計劃 / 204 第二節 高中教育階段通用技術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208 第三節 高中教育階段化學課程中的家庭學科 / 210 第四節 高中教育階段社會實踐主題活動中的家庭學科 / 217 第三篇 中日兩國家庭學科教師培養 及發展趨勢 第八章 日本家庭學科的教師培養 **節 家庭學科教師的素養 / 228 第二節 家庭學科教師的教育實習 / 232 第三節 日本家庭學科教師的進修 / 235 第九章 中國家庭學科的指導教師 **節 中國家庭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 242 第二節 中國家庭學科指導教師的培養 / 244 第十章 中日家庭學科教育的發展趨勢 **節 中國家庭學科相關教育的發展 / 250 第二節 日本家庭學科發展的當前目標 / 255 第三節 中日兩國家庭學科教育中的共通課題 / 267 第四節 家庭學科教育的展望 / 271 附 錄 附錄 1 日本《小學學習指導要領》(節選) / 273 附錄 2 日本《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節選) / 280 附錄 3 日本《高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節選) / 288 參考文獻 / 300
展開全部
中小學家庭學科學習——中日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李文文 女,碩士,畢業于日本鳴門教育大學,人類教育學專業,教育學碩士,主攻兒童發展與支援。工作單位: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職稱: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兒童發展與支援、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3項,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2017北京市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個人獎),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二等獎(團隊獎排名第一),2018至2019年度北京市職業院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017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團隊獎排名第二),2018至2019日本東京學藝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