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邊走邊說 張曼君導演藝術(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3987
- 條形碼:9787503973987 ; 978-7-5039-7398-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邊走邊說 張曼君導演藝術(全2冊) 內容簡介
56萬字;100張圖,一些特定場面、重要場面的圖;還可以配一定的視頻音頻資料。張曼君是當代很重要的戲曲導演,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學教授、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導演藝術上很有自己的主張,為原創戲曲締造“一劇一格、一戲一品”的藝術特質。本書是其對半個世界實踐的總結。
邊走邊說 張曼君導演藝術(全2冊) 目錄
上 冊
001 我的藝術路徑
導演闡述
021 《山歌情》導演闡述
030 跨越“五老峰”
038 我排《莊稼院的紅辣椒》
044 《鬧龍舟》導演闡述
051 退一步,進兩步 ——《馬前潑水》對小劇場京劇的探索
064 尋找家園 ——評劇《鳳陽情》創作雜談
071 根植傳統 步入青春 ——我與“青春劇”
080 貼著地面行走 讓生活放飛吟唱 ——《十二月等郎》導演綜述
100 川劇《欲海狂潮》導演闡述
129 《武則天》導演闡述
143 河北梆子《八月十五月兒圓》創作札記
148 展望粵劇《三家巷》
160 舉重若輕 以微見著 ——湘劇《李貞回鄉》創作簡談
162 一首歌 一出戲 ——黃梅戲《妹娃要過河》創作談
181 熱血沃紅土 ——贛南采茶歌舞劇《八子參軍》導演闡述
193 “人學”平臺上的“新奇絕”景觀 ——《花兒聲聲》創作談
205 《孟姜女》導演闡述
209 平民視角的歷史敘述 ——《小喬初嫁》漫談
223 山歌年年唱 ——《永遠的歌謠》導演闡述
237 “反思”中的自由踐行 ——我排秦腔《狗兒爺涅槃》
273 恣意張揚的人性之美 ——評劇《紅高粱》導演手記
284 民間的抒情立場 ——評劇《母親》導演綜述
308 美,是令人不安的 ——京劇《青衣》導演創作談
339 戲曲的生活化與古老湘劇的現代化 ——《月亮粑粑》縱橫談
350 “東張西望”與劇場藝術 ——秦腔《王貴與李香香》導演闡釋
394 表達時代的詩情 ——滬劇《敦煌女兒》創作談
420 京劇現代戲《紅軍故事》的思考
424 戲曲現代戲導演藝術漫談 ——從閩劇《生命》說開去
下 冊
443 向著希望前行 ——粵劇《紅頭巾》導演創作談
471 生活的劇詩 ——黃梅戲《我的離騷》創作談
493 昆曲《瞿秋白》見教于蔡先生 ——一次高鐵上交的作業
503 走入現代 面向未來:走出地方歌舞劇的路子 ——贛南采茶四部曲創作談
538 一個劇作家的涅槃 ——歌劇《田漢》導演闡述
549 《魯鎮》導演闡述
557 青春版贛劇《紅樓夢》導演闡述
568 尋找京劇的憶秦娥 ——現代京劇《主角》導演闡述
創作總結
583 實行“拿來主義”,注重橫向借鑒 ——略談戲曲必須爭取和適應廣大青年觀眾
592 藝術的自覺 時代的使命 ——新時期戲曲導演人學開掘的成就
602 戲劇溫潤而幸福著我
605 編劇的舞臺意識 ——湖南編劇研修班上的講座發言
627 “退一進二”與“三民主義” ——我的戲曲創作及戲曲觀
637 戲曲導演的舞臺空間處理 ——在文化部千人計劃導演班的講座
663 現代戲的創作思考
678 尋找現實的回響 ——戲曲現代戲之我見
681 戲曲現代戲創作
694 “路徑”與“思考”
708 古典的現代賦形 ——以我排的幾部古裝戲為例
711 把宏大敘事歸結到普通的人情世態中
715 在戲曲舞臺講好革命故事
719 我的導演實踐觀 ——戲曲現代戲的導演創作
727 現代導演藝術的“進”與“退”
個人隨筆
753 冬天里的追尋 ——俄羅斯戲劇考察心得札記
787 兼收眾長“衛梆子” ——說說趙靖
790 認識徐棻老師
796 從“自在”到“自覺” ——京劇《金鎖記》觀感
801 雪變的淚水 ——我心中的景雪變
805 小女子 大氣魄 ——說說柳萍
810 走進劉子微
815 那山 那水 那些人 ——有感“龍紅贛南采茶戲音樂演唱會”
822 沖破“泛題材化”和“泛慣性表達”的桎梏
827 生活的家園 ——談《挑山女人》中華雯的表演
831 亦友亦道曾昭娟
訪談
843 在戲曲現代性的探索和實踐中 ——著名戲曲導演張曼君訪談錄
859 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報 ——張曼君導演訪談
893 附 1:張曼君藝術履歷
899 附 2:張曼君導演作品一覽表
914 后 記
展開全部
邊走邊說 張曼君導演藝術(全2冊) 作者簡介
張曼君,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學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代表作有:采茶歌舞劇《山歌情》《八子參軍》《永遠的歌謠》《一個人的長征》、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京劇《馬前潑水》《水上燈》《欽差林則徐》《青衣》、昆曲《一片桃花紅》《瞿秋白》、越劇《梅龍鎮》、評劇《紅高粱》《母親》《革命家庭》、河北梆子《晚雪》《孟姜女》、歌劇《八月桂花遍地開》《青春之歌》《田漢》、川劇《欲海狂潮》、湘劇《李貞回鄉》《月亮粑粑》《忠誠之路》、晉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蒲劇《山村母親》、黃梅戲《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