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治中國:一個包容性法治概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3069
- 條形碼:9787542683069 ; 978-7-5426-8306-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中國:一個包容性法治概念 內容簡介
中國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法治概念?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可能僅僅通過對法治概念的要素分析得出,甚至也不能從對法治理論的論爭本身當中尋求到答案,而應深入到決定法治論爭和分歧何以發生的中國現代性轉型這一問題背景中去思考。采取何種法治概念,根本上體現了對現代性及中國現代轉型之路的認識。對現代性及中國現代性轉型的不同理解,決定了法治理論上的不同認識和回應,*后呈現出不同的法治概念。本書認為,“法治中國”應該是一個實質法治的概念。作為實質法治概念,富含現代性精神的西方法洽為“法治中國”提供了一個規范性的參照框架,中國自身的傳統和轉型社會的現實為“法治中國”提供了一種時空的規定性,“法治中國”概念是一個包容性的法治概念。
法治中國:一個包容性法治概念 目錄
法治中國:一個包容性法治概念 作者簡介
劉小平,湖南武岡人,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法治理論、權利理論,F為吉林大學法學院、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8月—2011年8月,美國埃默里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16年9月—11月,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主編《分析與批判:學術傳承的方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與蔡宏偉共同主編),譯著《被實現的民主——漸進性備選方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合譯),在《法學家》《法商研究》《政法論壇》《現代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曾獲2006年度首屆美國“百人會”英才獎。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