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生成主義干預 重新定義心智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45631
- 條形碼:9787111745631 ; 978-7-111-7456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成主義干預 重新定義心智 本書特色
具身認知科學的歷史背景、基本原理與前沿展望 如果對認知科學使用常見的5W1H分析框架,就很容易發現人們在思考思維活動本身,或研究更寬泛意義上的認知現象時,思維模式通常都是“它是什么”(what)、“它為何像這樣”(why),以及“它如何運作”(how),至于“它屬于誰”(who)、“它發生在何時”(when)和“它存在于何處”(where)在當代認知科學發展至今的七十年間一直被視為毫無爭議的:思維活動屬于認知主體,也就是我們自己;這種現象發生在我們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每一個當下,存在于頭腦之中——對這些結論能有什么爭議? 當代知名現象學家、認知哲學家肖恩·加拉格爾在這部代表性的著作中試圖給出一些不同的見解。他的討論以近年來對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中具身認知的持續研究為背景,這些研究引發了許多有趣的爭論,它們歸根結底都圍繞一個問題:“認知是存在于頭腦之中、環境之中,還是頭腦與環境的互動之中?”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傳統上都認為認知是完全存在于頭腦中的。加拉格爾在這部著作中證明這種觀點既不符合邏輯又缺乏實證依據,并向讀者展示了一套備選方案。 這套被稱為生成認知的方案植根于現象學和實用主義的具身認知方法。根據加拉格爾的論證,至少在基本的、與感知和行動相關的認知活動中,認知過程不僅僅存在于頭腦中,而是涉及身體和環境因素。這一觀點顯然對認知科學的傳統提出了挑戰。如果認知不能簡化為大腦中的神經過程,或任何其他單一因素,如果它確實涉及身體和環境的許多其他方面,那么對心智的科學研究應該如何精確地進行呢?可能有一種生成主義的心智科學嗎?為勾勒這個問題的答案,加拉格爾探討了一系列涉及意向性、表征、情感、行動等方面的問題。
生成主義干預 重新定義心智 內容簡介
《生成主義干預》是一部跨學科著作,探討了具身認知理論如何闡明心靈的方方面面,包括意向性、表征、情感、知覺、行動和自由意志、高階認知和主體間性。加拉格爾主張重新定義“心智”這一概念,他借鑒了實用主義、現象學和認知科學的觀點。生成主義作為一種自然哲學立場,對認知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和理論意義。加拉格爾認為,與感知和行動的基本現象一樣,反思、想象和數學推理等復雜的認知現象*好用基于可供性(affordance)的熟練應對來解釋。他認為在基本行動、情感和理性之間存在一種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具身的。
生成主義干預 重新定義心智 目錄
生成主義干預 重新定義心智 作者簡介
肖恩·加拉格爾(Shaun Gallagher),孟菲斯大學Lillian and Morrie Moss卓越哲學教授,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教授。曾在劍橋、哥本哈根、巴黎、里昂、柏林及牛津大學擔任訪問職務。研究領域包括現象學和心靈哲學、具身認知、自我理論、主體間性和社會認知。加拉格爾曾榮獲洪堡基金會Anneliese-Maier研究獎(2012至2018年)。著有《身體如何塑造心智》(How the Body Shapes the Mind)(2005)和《現象學心智》(The Phenomenological Mind)(2012)等作品。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