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7278
- 條形碼:9787522207278 ; 978-7-5222-0727-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時代發展需要人們具有新的心智特點和智慧力量,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既有益于個體成長為一個六邊形戰士,也有益于社會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中國大陸在反思過分專業化教育模式弊病的過程中,開始了對通識教育的探索。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也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逐漸在大學中推行通識教育實踐。本書以北京和臺灣地區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為研究對象,關注的重點是通識教育的內涵,通識教育的發展歷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通識教育產生的影響等方面內容。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在理念和基本模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明顯的區別。臺灣地區技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做法是將原有的共同課程(類似于大陸的公共基礎課程)進行通識化改造,將通識教育課程劃分為若干領域或方向,規定學生必修或分類選修;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的普遍做法是保留原有的公共基礎課程,在此之外開設系列的通識教育選修課,只有交流互鑒才有利于兩地通識教育的共同發展。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比較研究 目錄
京臺兩地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常百靈,河南原陽人,法學博士,副教授,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江西社會科學》《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