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康德《判斷力批判》細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8239
- 條形碼:9787522738239 ; 978-7-5227-3823-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康德《判斷力批判》細讀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認知神經美學理論對康德《判斷力批判》的上半部分“審美判斷力的批判”逐段逐句地做出不同以往的全新解讀。內隱認知力是人全部認知力的基礎,所以康德說判斷力是知性和理性的根基并以此成為連接二者的中介。人可在判斷即內隱認知中將對象事物之表象同愉快情感相關聯,這是現實審美的先期**條件,是康德所說“鑒賞判斷在先,愉快情感在后”的科學根據。
康德《判斷力批判》細讀 目錄
自序
**編 前言細讀
第二編 導論細讀
一 哲學的劃分
二 一般哲學的領域
三 作為哲學的這兩個部分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的手段的判斷力批判
四 作為一種先天地立法的能力的判斷力
五 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的原則是判斷力的一個先驗原則
六 愉快情感與自然合目的性概念的結合
七 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審美表象
八 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邏輯表象
九 知性的立法和理性的立法通過判斷力而聯結
第三編 正文細讀
第1節 鑒賞判斷是審美的
第2節 規定著鑒賞判斷的那種愉悅是沒有任何興趣的
第3節 對適意者的愉悅是與興趣相結合的
第4節 對善者的愉悅是與興趣相結合的
第5節 愉悅的三種不同方式的比較
第6節 美者是無須概念而被表現為一種普遍的愉悅之客體的東西
第7節 通過上述特征把美者與適意者和善者加以比較
第8節 愉悅的普遍性在一個鑒賞判斷中只被表現為主觀的
第9節 對如下問題的研究:在鑒賞判斷中是愉快的情感先行于對象的評判還是后者先行于前者
第10節 一般的合目的性
第1l節 鑒賞判斷僅僅以一個對象(或者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的形式為根據
第12節 鑒賞判斷基于先天的根據
第13節 純粹的鑒賞判斷不依賴于魅力和感動
第14節 通過例子來說明
第15節 鑒賞判斷完全不依賴于完善性的概念
第16節 在一個確定的概念的條件下宣布一個對象是美的所憑借的鑒賞判斷不是純粹的
第17節 美的理想
第18節 什么是一個鑒賞判斷的模態
第19節 我們賦予鑒賞判斷的那種主觀必然性是有條件的
第20節 一個鑒賞判斷所預先確定的必然性的條件就是共感的理念
第21節 人們是否能夠有根據來以一種共感為前提條件
第22節 在一個鑒賞判斷中所設想的那種普遍贊同的必然性是一種主觀的必然性,它在一種共感的前提條件下被表現為客觀的對分析論**章的總附釋
第23節 從對美者的評判能力到對崇高者的評判能力的過渡
第24節 對崇高者的情感所作的一種研究的劃分
第25節 崇高者的名稱解說
第26節 崇高者的理念所要求的對自然事物的大小估量
第27節 在對崇高者的評判中愉悅的質
第28節 作為一種威力的自然
第29節 關于自然的崇高者的判斷的模態反思性的審美判斷力之說明的總附釋
第30節 關于自然對象的審美判斷的演繹不可以針對我們在自然中稱為崇高的東西而只能針對美者
第31節 鑒賞判斷的演繹的方法
第32節 鑒賞判斷的**特性
第33節 鑒賞判斷的第二特性
第34節 不可能有任何客觀的鑒賞原則
第35節 鑒賞原則是一般判斷力的主觀原則一
第36節 鑒賞判斷的演繹的課題
第37節 真正說來在一個鑒賞判斷中關于一個對象先天地斷言的是什么
展開全部
康德《判斷力批判》細讀 作者簡介
李志宏,男,山東淄博人,1953年生。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新時期文學本性研究——以審美性和意識形態性為中心》(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認知美學原理》(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認知神經美學》(中國書籍出版社2020年)。主編多部文藝學、美學方面的著作和教材。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認知模塊:大腦審美的核心結構》,發表于A&HCI來源期刊——美國《美學教育雜志》2018年夏季號。完成多項教育BU和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