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諾貝爾文學獎消失之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5642
- 條形碼:9787532795642 ; 978-7-5327-956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諾貝爾文學獎消失之日 本書特色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沒能如期頒布。
諾貝爾文學獎一直以來被視作全球*高級別的文學獎項,作為其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在世界文學界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8年到2019年曝光的一連串丑聞,卻令成立200余年、一直保持著神秘色彩的瑞典文學院跌下“神壇”。
丑聞的中心是一個名叫讓-克洛德?阿爾諾的法國人。阿爾諾和他的詩人妻子、瑞典文學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共同經營著斯德哥爾摩*有聲望的文化沙龍“論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文學院院士、藝術界名流都是“論壇”的常客。
20多年來,阿爾諾的輕浮好色是人盡皆知的——包括他的那些院士朋友,但人們似乎將其解讀為他的法式風情的一部分。阿爾諾用恐懼和羞恥制造沉默,這種沉默又進一步使受害者和知情人相信,他圍繞“論壇”和瑞典文學院建立起的人脈足以使發聲者付出慘重代價。直到古斯塔夫松的調查揭開塵封的蓋子,受害者不再沉默,人們才終于發現,阿爾諾的“輕浮”行為早已達到犯罪的程度。
丑聞不斷發酵,弗羅斯滕松利用職務之便影響瑞典文學院獎項評選和資金發放的嫌疑也浮出水面。院士們對于如何應對丑聞持兩極化的態度,保守派與改革派爆發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瑞典文學院面臨瓦解的危機……
本書詳細記錄了這一系列丑聞曝光的過程,并由此暴露出瑞典文學院內部乃至整個瑞典文化界的諸多弊病。
諾貝爾文學獎消失之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18年5月4日,瑞典文學院宣布當年不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自1901年設立以來,諾貝爾文學獎曾因戰爭或缺少合適的候選人而取消或推遲頒獎,因丑聞暫停頒獎史無前例。 瑪蒂爾達?福斯?古斯塔夫松是“揭開蓋子的**人”。她于2017年11月21日在瑞典*大的日報《每日新聞報》刊登調查報道,以18名女性的證詞,揭露一名“文化大咖”的性侵丑聞,之后進一步指認此人便是瑞典文學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的丈夫、著名文化人讓-克洛德?阿爾諾。 阿爾諾和瑞典文學院關系密切,他不僅有一名院士妻子,還與多名院士是親密的朋友。丑聞持續發酵,引發瑞典文學院內部的激烈沖突,多名院士憤而離席,聲明不再參與文學院的任何活動……瑞典文學院面臨成立之后*大的危機。 "
諾貝爾文學獎消失之日 作者簡介
瑪蒂爾達?福斯?古斯塔夫松,1987年出生,瑞典記者,供職于瑞典《每日新聞報》文化部。她關于文化界權力斗爭和腐敗現象的報道震驚了瑞典文學院和全世界,獲瑞典新聞大獎年度獨家新聞獎、瑞典雜志出版協會年度記者獎、《快報》比約恩?尼爾松優秀文化記者獎等。憑借《諾貝爾文學獎消失之日》獲瑞典書店員工協會“你的書,我們的選擇”獎、年度塞爾瑪獎等。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